王召明|为草原种下一片新绿

一望无际的绿色,往往是从最不起眼的一株小草开始。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就与草有着不解之缘。他致力于用科技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之路。“2020年底,蒙草生产的特殊草坪进入广东佛山;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蒙草作为唯一一家生态企业在大会上进行交流……”说起这些,王召明话语里满是自豪。
低调、朴实、不爱闲谈的王召明,一提到与生态相关的话题便滔滔不绝。
“买来的种子长不成一片草原”
“小草”是王召明的微信名。“我喜欢小草,看着不起眼,但生命力顽强。”他说。
王召明生在草原、长在草原,从小对草有着深厚的情感。上大学时,这位穿着千层底布鞋的牧区小伙,从内蒙古农业大学花房里买来花卉,推着借来的平板三轮车沿街叫卖。他不仅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在毕业后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开办花店。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花店,逐步发展为绿化公司、园林公司、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开花店到做绿化公司,再到经营生态修复业务,始终离不开草和草原。”王召明说,每一株小草都记录着蒙草的成长历史。
“买来的种子能种一片草坪,长不成一片草原”,这是王召明创办蒙草的原因。早年间做园林的时候,王召明得知,国内的草业用种90%以上依赖进口。当时企业在呼和浩特广场上做了一小块草坪,进口的奇花异草花了50多万元,且几天就得施一次肥、打一次药、做一次修剪。
“草原上的马莲花等品种,生命力极其顽强,没人施肥、没人浇水,冻不死、旱不死。”他想起家乡草原上的野花野草,即使旱涝无常,也能顽强生长,萌生了向大自然学习、把草原搬进城市的念头,也开启了他和团队引种驯化培育草原乡土植物的历程。从那时起,他正式确立了搜寻、收集、驯化、组培、扩繁乡土植物用于生态建设的想法。
学农的王召明知道,植物志上记载的许多物种在现实中已经找不到了。于是,他决定建设乡土植物的种质基因库。然而,他的构想抛出后,却激起一片反对。管理团队认为,对于刚起步的生态企业来说,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没有商业模式的种质就没有意义。专家团队认为,种质收集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任务,许多物种的结实期尚不清楚,而且收集种质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为了保持种质的活性,在储藏过程中还需不断进行新的扩繁、新的更替。
面对不解,王召明耐心和团队沟通:“50年后咱们在哪儿?估计有人不在了。50年后蒙草还在不?有人说不知道。那50年后我们收集的植物、种子还在不?应该都在,也还能种。我不图什么,要的就是为绿水青山留下点咱自己的种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