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明|为草原种下一片新绿( 二 )


确定共同目标后,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为了种质基因库,70多岁的草原监测研究院院长邢旗,7天跑了6000公里,在整个草原找成熟的羊草种子。30岁的蒙草公司藏草研究院院长赵韦,扎进西藏,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一干就是5年,在雅鲁藏布江边一点一点建起了西藏的资源圃、草种研究体系。王召明也下矿坑、进沙漠、爬山坡,找那些在大旱后还活着的、大冷天还绿着的、能活好几年还不怕踩的花花草草,把种子采回来。就这样一粒一粒积累,蒙草逐渐有了自己的种业体系。“我们已经收集种质资源4.2万份、植物标本10万份、土壤样本140多万份。”王召明说。
“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我的工作一直没离开草原、草种。蒙草一直坚持研究自己的特色草种,应用于大规模草原生态修复、矿山荒废地治理等。我们要为生态修复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王召明说。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工程,分为草原、矿山、荒漠、盐碱地等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我们在每个生态破坏区都先建立研究院。科研人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乡土植物进行系统性调研之后,再给出定制式的解决方案。”说起生态修复,王召明有自己的见解。
这些年,在王召明的带领下,蒙草先后建成抗旱植物研究院、盐碱地改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生态修复实践过程中,蒙草科研团队走遍了祖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采集乡土植物种子、土壤资源,并把它们存入蒙草的种子基因库中,其中不乏濒危种质资源。
“再齐全的基因库,如果不插上大数据的翅膀,就是一个仓库而已。”王召明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由于土壤、气候等数据出现了变量。只有开发水、土、气、人、草、畜以及包括微生物在内的综合大数据,才能推动生态精准修复。为此,王召明带领蒙草修复团队,一直在科研技术创新、数字化领域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要跳出传统农业思维,建立各地的乡土种业数字化体系。形象地说,坐在炕头就能管到地头,这就是种业数字化一张网。”王召明对种业数字化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呼和浩特城郊的敕勒川草原,曾经退化成砂石遍地的荒滩。2012年,蒙草通过生态大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空间遥感、全球定位等技术,结合实地调研,制定了最适宜的技术措施和植物配置方案,主要选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品种和乡土植物品种,特别是应用了抗旱、低碳的蒙草植物。”蒙草碳汇研究院院长王君芳说,如今,敕勒川草原的植物品种由修复前的20种增加到50种,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多年来,蒙草依靠技术集成、团队力量,修复草原3000多万亩。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