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留住旧时光 引入新业态】作为城市工业历程和社会变迁的见证者 , 不少昔日工业建筑成为今日老旧厂房 。 让其焕发出新生机 , 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成为城市历史景观中一道独特风景线 , 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 。
2000年左右 , 国内开始出现由老旧厂房自发保护利用的文创园区 。 一方面老旧厂房被大量闲置 , 另一方面新兴文化产业又需要寻找承载空间 , 老旧厂房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化产业“新容器” , 推动了创意经济的发展 。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 “老旧厂房+文化产业”利用模式逐步形成 , 文创园区成为城市吸引文化产业人才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 , 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 。 在城市的“退二进三”进程中 , 常见的老旧厂房功能转变还包括工业文化游览区、办公园区、景观公园、公共服务设施等 。
在我国 , 保护利用老旧厂房经历了自发利用、自觉改造到保护利用并重3个阶段 。 尤其是近10年来 ,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城市从地方实践出发 , 逐步形成了保护利用老旧厂房的独特路径 。 2021年发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 , 老旧厂房的改造利用需要明确业态准入标准 , 优先发展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文化等产业 。
当下 , 我国的城市更新具有更宏大的格局 , 也开始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 , 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 可以说 , 老旧厂房的保护利用实践 , 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的有效探索 。 相比整体拆除重建 , 老旧厂房保护利用碳排放量更低 , 进一步保护利用好老旧厂房已成为城市更新的普遍共识 。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 , 利用老旧工厂发展文化产业仍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 , 如保护认定体系仍不完善、土地性质转变升级困难、建筑改造和规范限制矛盾突出等 。
作为产业的空间容器 , 保护利用老旧厂房需要精细化管理:研究城市产业方向和城市定位;运用登记认定、价值明确、分类管理、战略判断对老旧厂房资源进行梳理和前期策划;深入探讨研究承载产业种类和承载方式 , 以便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 。 此外 , 还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宏观引导 , 推进老旧厂房项目进入和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 , 使政府、产业和园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 我们期待更多的政策探索和创新实践 , 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工业遗产 , 延续地方文脉 , 重现活力街区 , 孕育创新活力 。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中心主任 杨 军)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游客|贵州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 延庆区政府|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与延庆区政府共商冰雪产业合作
- 雨城区|新春走基层丨雅安市雨城区余家村:一座大桥、一个产业、一项整治,打造了一个省级文明村
- 曹县等五大“小城”出圈记,数据分析师:爆火离不开产业支撑
- 丝路|【丝路明珠不夜城】老旧厂房变身文化产业园
- 春秋集团|浙江宁波海曙:党建联盟共话海曙樱花产业富民路
- 产业|重庆巫山靠“神女”出圈:生态产业孕育美丽经济
- 新兴产业发展专栏|这步棋,苏州赢得先手 | 产业
- 年味|用家的温度留住年味 东郊记忆“焕新”主题活动慰藉思乡情
- 游乐园|英国夫妇翻新旧屋意外发现地下室,自己动手改造成小型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