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折衷主义风格浓缩中国邮政史|建筑可阅读 | 上海邮政总局( 二 )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折衷主义风格浓缩中国邮政史|建筑可阅读 | 上海邮政总局
文章插图

1923年大楼建造中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折衷主义风格浓缩中国邮政史|建筑可阅读 | 上海邮政总局
文章插图

1924年大楼建成时
辛亥革命后,上海大清邮政转变为中华邮政,改称为“上海邮务管理局”。1917年,由于上海邮政业务扩展,原来租用的新厦已显得不敷使用。其时的北洋政府为适应上海邮政业务发展,也为了能逐步地消除外国人对中国邮权的控制,决心建造一幢大楼取代租用的新厦。在新总局大楼的选址上,北洋政府与上海邮务管理局的两任英籍邮务长W.W.里奇和F.L.史密斯发生了分歧。北洋政府以运输便利为理由,希望将大楼建造在华界范围内的上海北火车站附近,而里奇和史密斯对此却持反对意见。有鉴于此,大楼选址之事便被搁置起来。1920年,英国人G.H.希乐思接任上海邮务管理局的邮务长,并兼任建造大楼总负责人之职,他力主将大楼建造在公共租界范围内,其理由一是公共租界内地价比较便宜,二是所选新址距离黄浦江边租用码头和北火车站都比较近,邮件的水陆运输十分便利,是理想的邮政枢纽,最终大楼选址确定在刚改建不久的四川路桥北堍。
1922年2月,当时的上海邮务管理局购得四川北路北堍的9.727亩土地,并开始拆除购得土地内的旧屋集美里,12月开始兴建大楼。1924年11月大楼竣工,12月1日,已迁入大楼的上海邮务管理局正式办公并对外营业。上海邮政大楼的设计者是英商思九生洋行的建筑师思九生,大楼的施工建造由华商余洪记营造厂总承包建造,总造价320余万银元。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折衷主义风格浓缩中国邮政史|建筑可阅读 | 上海邮政总局
文章插图

总览
大楼在建成之时,英文名为“Shang-hai District Head Post Office”,或在句首加“New”,可译为“上海区域邮政总局”,也可译为“上海邮政总局”,所谓“New”是个修饰词,只不过是相对于在新厦时的原“上海邮政总局”而已,并无什么实质意义。该英文名是经过当时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确认和批准的,但是官方的汉语名称,则反复过多次。虽然“上海邮政总局”这个名称在上海区域只使用了12年,却被公众普遍认可接受,同时也确定了汉语中post对应词汇为邮政而非邮务。上海邮政总局于1911年改称“上海邮政局”后,社会各阶层仍称之为“上海邮政总局”。1913年改称为“上海邮务管理局”期间,公众对“邮政”改为“邮务”有抵触情绪。在1928年召开的全国交通会议上,与会者对“邮政”改为“邮务”提出了意见。所以1931年,上海邮务管理局再次更名为“上海邮政管理局”。
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了解放上海的战役。邮政总局大楼是扼守苏州河的战略要地,国民党反动派企图依靠这栋钢筋混凝土建筑顽抗。为了保护大楼和邮局机关免遭破坏,中共上海邮局地下党总支领导邮工劝降国民党军,后者投降。除东墙上留下的一两个弹孔外,上海邮政大楼几乎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里。如今走进大楼332室,仍可见玻璃上保留着一个孤零零的枪眼。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