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安超在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现场。
但另一方面,施芸卿指出,除了认可祖父母在育儿方面提供的价值,也要看到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为了照料孙辈,他们离开了过去赖以生存的村落,迁徙至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脱离了熟悉舒适的环境。某种程度上,这对于祖父母也是不公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芸卿看来,现有的这三种育儿方式,都是私人化的方式,“所以我们希望在选项框中多一些公共性的选项。”所谓公共性的选项,除了政府机构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外,也需要私人家庭重新“发现社区”。例如安超提到的两个例子:一是上海家长的“抱团养娃”,家长在周末将孩子带出来和社区中的同龄人共同玩耍,孩子们互相陪伴的时候,既收获了友情,也释放了家长的劳动力;二是在广西柳州进行的“城乡联合育儿实践”,不定期将城市儿童带到乡村,合作举办篝火晚会、搭建树屋、舞龙,极大地拓宽了有关育儿的社会想象。
“我们不能把社区看成治理层面、行政层面边界生硬的‘治区’,而应该把它看成拥有可流动、可整合的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包括妈妈们的照料资源,更重要的看到社区的多样性,照料的互助的主体都是多样的。”施芸卿如是说。
文章插图
施芸卿在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现场。
与此同时,在育儿方面长期存在一个悖论,儿童是养育的对象,是不同育儿方式的核心,但他们的主体性却常常被忽视,无法自主选择成长的方式,所有的决定权都被一句“这都是为了你好”而抹杀。
但在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致敬的《童年美术馆》一书中,作者李杰却选择为儿童赋权,将儿童看作独立的创作者、探索者、既有规则的破局者。在领奖之后,李杰以《儿童:更沉默的大多数》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演讲全文将在今日第二条推送中完整呈现。
02
与物质世界重建联系
【 磨坊主|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致敬《雕塑的故事》,是由于它极大地拓宽了雕塑的概念,将雕塑定义为一种“行之于物的思维方式”,千万年来的雕塑艺术发展史,也是人类探索、发现、改造物质世界的历史。以“雕塑”之名,人类与物质世界建立联系。
新冠疫情蔓延两年,越来越多的工作生活由线下转为线上,个人的行动空间也从曾经的世界各国退居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我们似乎丧失了与周遭、与自然、与物质世界切身可感的联系。但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致敬的《北方有棵树》一书,却向我们证明了,周遭即世界。作者欧阳婷用日复一日的观察和感受,记录下了北京及其周边的盎然生机。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网红景点|普陀山莲花洋上的小岛,看过去像一尊卧佛,去过的游客却并不多
- 庐山|建筑师还原6个世界遗址原本的样子,几根破柱过去是整片皇城!
- 初入|临县:古镇集市
- 华山|华山有“奇峰绝顶”之说,这些天险,你都闯过去了吗?
- 跨年|跨过的是年 不愿跨过去的是青春
- 古镇|上海一座“可惜”的古镇,有着纯正水乡格局,却守着过去生活
- 旅行|因辞职信走红的女老师,如今6年过去她生活怎样?
- 昆山|中国赫赫有名的4条玻璃栈道,背你过去真的肯嫁给我吗?
- 湍流|为什么飞机路线都要绕过西藏,直接飞过去不行吗?
- 三山|老济南的“三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