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翔|魏翔:在消费平替化、扁平化背景下,疫情加速文旅回归常识( 三 )


还有一个讨论比较广泛的问题:文旅消费模式在疫情后有没有永久性改变?游客/流量变现的玩法还热门吗?文旅地产、综合体和在线旅游的实际运营或讲资本故事的本质是依赖于旅游资源能大量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 进而带来大流量的门票、二消、佣金、房产销售…… 。 但如果家庭在小型化、消费在扁平化、行为在智能化 , 这种玩法的基础是不是越来越弱了?
这个问题简单点说 , 就是流量究竟是不是文旅经济的命根 。 前30年是的 , 那时是旅游1.0年代 , 就是要靠流量发展 。 但未来旅游不靠流量 , 靠的是质量 , 所以如果家庭在小型化 , 消费在平替化 , 扁平化 , 行为在智能化 , 疫情很可能就会加速文旅向常识回归 。


(图源:摄图网)

旅游常识是什么 , 我认为是休闲化、本地化和社会化 。 先看休闲化 , 有一个突破点大家可以考虑 , 就是景区将作为背景板而存在 。 5A景区以后会低价化 , 在一些特别好的景区周围不收门票 , 开民宿集群 。 这种形式可不可行我不知道 , 但德国天鹅堡就是这样的模式 。


(图源:摄图网)

再看本地化趋势 。 旅游人应该转换一种思维 , 旅游要能进入政府的公共服务预算 , 首先为本地人服务 , 才有能力或资格为外地人服务 。 如成都 , 拥有全世界最长的绿道 , 这是它的公共服务设施 , 绿道边的微公园自然成为了景点 。
至于社会化 , 最近我们有一个课题组 , 是共同富裕下的社会型企业 。 旅游企业到乡村去 , 就要做社会型企业 。 企业的目标是盈利 , 但村民的目标是致富 , 如何将这两个目标放在一起做 , 能不能做 , 是我们正在探讨的话题 。
大文旅如何求生?
第一 , 大旅游企业的“明星效应”还会飞一段时间 。 经过数字化收割后 , 文旅产品中的次水平项目将会萎缩 , 游客/流量被汇集到最顶级的度假产品中 , 进而大企业通吃全国市场 , 这就是数字经济学中的“明星效应” 。 同时 , 抢占先机者具备市场领先优势 。 率先完成市场分割的头部企业终将赢得流量竞争的交椅 。 其他企业只能为赢者徒做嫁衣 。 “复星文旅”“携程旅游”很可能是线上和线下的两个“头部寡头” , 模仿它们做流量企业依然有机会 , 但名额不会超过3个 。
还有就是旅游业反攻制造业 , 旅游带着场景和订单搞“逆向科创” 。 围绕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 , 从数据采集到加工整理 , 再到前端显示 , 全场景、全领域、全流量下的硬件设备支持将催生旅游科创设备浪潮;智能停车、安防传感、票务系统、WIFI覆盖、其他引导式设备等信息化系统建设要求旅游业在制造业上 “产业融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场景式应用设备 , 包括未来应用于元宇宙场景的VR游戏、AR导航、AR导览、AR游戏、AR美术馆、AR明信片、全息投影等替代技术 。 投土地、投综合体、投在线旅游 , 不如投“旅游科创设备” 。 不同于区块链热潮 , 本次元宇宙的产业红利真实存在 , 是旅游进军资本市场并实现“硬价值”的现实机会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