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翔|魏翔:在消费平替化、扁平化背景下,疫情加速文旅回归常识( 二 )




(图源:摄图网)

什么叫振兴 , 是指原本兴旺过 , 现在要重新重视起来 。 从1978年到1995年 , 我们“五个一起上”搞的就是入境游 。 另外 , 无论是从现在的经济形势还是国民需求出发 , 不管是政治需要还是文化传播需要 , 都必须发展入境游 。 国际形势上来看 , 出境游更容易还是入境游更容易 , 也一目了然 。 所以我认为旅游业在疫后要高度重视入境游 。
消费趋势变化 旅企“接招”
当下 , 消费结构正向服务型消费转变 , 旅游、医疗健康、教育、文化等消费需求明显增加 。 同时 , 消费趋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
首先是从依靠规模和流量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率 。 第二个是从人力和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升级转变 , 从场景结合发展到生产融合 , 并体现为服务机器人化和消费的人机协同化 。 我们研究了很多儿童休闲的产品 , 如儿童的休闲设施 , 运营方的确可以抄过来一些设备 , 但却不知道怎么玩 , 为什么玩 , 玩完了对儿童有什么作用 , 这点是我们未来要发展的 。
第三个是从单点创新转向全时性、全域化创新 。 全时性要求消费场景要向个性化、创意化、沉浸化转变 。 比如 , 文旅商业街向“夜经济”转型 , 一些特色小镇也开始注重做强二消 。 全域化则要求消费场景要向多维度要素融入 , 延伸产业链 , 如主题公园引入跨IP“联动” 。


(图源:摄图网)
【魏翔|魏翔:在消费平替化、扁平化背景下,疫情加速文旅回归常识】
当消费从重享受、重身份、重体验向重内化、重价值、重转化升级时 , 文旅企业如何应对?以娱乐型乐园向学习型乐园深化为例 , 类似环球影城等重IP、重娱乐、靠流量变现的乐园虽具有“大者通吃”效应 , 但在一国的数量却是有限的 。 相反 , 乐高等旨在提高非认知技能、具有学习型和理论根基的小型乐园才是未来主流 。
再以非遗产品从“大众传播” 向“小众涵养”为例 , 非遗产品近年来常通过直播、种草、网推等方式销售 , 让人误以为文化品卖不好是传承人不会宣传 。 实际上 , 欧洲的家族企业和分工经济早已证明 , 文化品的销售要靠长时间的、小众化的认知涵养与内容来传达 。 籍此 , 未来的文化消费是从小众学习走向大众品牌的过程 。
疫情会加速文旅向常识回归
想要有破围 , 首先要直面争议 。 频繁被提到的一个问题是 , 在经济下行时 , 普通人为什么还要去旅游 。 其实旅游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 还是一种学习方式 。 旅游从生活方式向学习方式上转变 , 旅游的内容和格局就要进行相应调整 。 研学旅游是一个重大机遇 , 但不只是带小孩出去玩 , 还要包括成人 。 前两天俞敏洪说新东方转型做农业 , 做带货 , 我认为应该做旅游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