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洛阳现象”背后的城市品牌密码

【传播|“洛阳现象”背后的城市品牌密码】每经特约评论员 慕玲
2021年 , 在中国的城市版图中 , 十三朝古都洛阳从历史深处走向时代前沿 。 从春晚到端午再到中秋的奇妙游 , 以及清明、七夕、重阳等一档档传统节日的现象级节目 , 使得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大放光华 。
仪式感唤醒国人文化需求
在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的过程中 , 最本质或核心的因素是受众 。 和所有的品牌传播一样 , 城市只有满足了受众的某种需求 , 以特有的识别标志以及精神象征 , 在受众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与识别度 , 才能构建起相应的品牌 。
洛阳的城市品牌塑造 , 为诸多主打文化品牌的城市提供了新思路 , 它的核心编码机制在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叠加 。 正是代代相袭又迭有创新的节日文化传统的“仪式感” , 唤醒、呼应并维持着受众内心深处的文化心理需求 。
裹挟着不可替代的精神需求 , 传统节日在时间与生活沉淀中传承下来 , 演变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也成为国人文化追寻和心理慰藉的重要载体 。
当下 , 中国很多传统节日的“味道”正在日渐消弭、减淡 , 这种“味道” , 即是依托各种民俗活动营造的“仪式”“仪典” , 正是它们满足了受众血脉中涌动的文化需求 。
文化仪式感也是将观众从一个旁观者带入情境的催化剂 , 它带给受众超越常规的节日体验 , 节日活动需要充分展示仪式的特点 , 把应有的仪式环节做足做够 。 比如我们的春节守岁、端午龙舟比赛、中秋祭月与燃灯等 。
构建虚拟世界的新仪式
仪式本质上可以视作某种文化对其所属符号的独特编码 , 借此它将文化显现在受众面前 , 并持续满足受众的心理归属感或认同感 。 仪式的编码行为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可以借助并呈现于不同的物质载体和技术媒介 。
当现实中这种文化仪式感不断简化乃至缺席 , 受众潜意识里的归属和认同等精神心理的需求渴望却并不会因此消失 , 它仍然存在 。 此时 , 一种替代性的文化仪式的营造 , 尤其对当今的青年群体而言 , 就是必需的了 。
以河南卫视为代表的系列影像节目 , 建构起“虚拟”世界的新“仪式” , 让受众在荒芜已久的记忆中重新寻得文化根脉与精神原乡 。 不仅如此 , 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移动影像 , 这种新“仪式”还在时空上获得了极大拓展 , 在将某个城市及其文化塑造为“中国传统”的象征从而满足更多国人精神需求的同时 , 也在新兴媒介技术的加持下将城市品牌化并传播开来 。
其实 , 早在电视时代到来之后 , 守岁、看春晚作为一种新的仪式即加入到春节文化习俗之中 , 一度成为国人的新民俗 。 在时间的长河中 , 旧有的文化传统与仪式延续或消失 , 新的文化仪式不断加入 , 节日的文化仪式不断拓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