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贵州持续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饱蘸绿意绘山河( 二 )


2017年 , 观山湖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 荣誉背后 , 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关停高污染企业 , 大力发展大数据等绿色产业 , 率先实现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一张表” , 生态价值动态损益“一本账” , 生态环境实时监管“一张网” , 建立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制度保障……观山湖区先行先试 , 不仅成为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高地 , 也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永久会址所在地 。
观山湖区的生态实践 , 仅仅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 贵州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山河|贵州持续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饱蘸绿意绘山河
文章图片

锦屏县文斗苗寨千年古银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访人员 王远柏 摄)
绿色发展:让青山变“金山”
前不久 , 省生态环境厅公布首批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 贵阳市花溪区、遵义市湄潭县、安顺市西秀区大坝村、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黔东南州麻江县乌卡坪生态蓝莓产业园和黔西南州兴仁市鲤鱼村等6个地方名列其中 。
【山河|贵州持续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饱蘸绿意绘山河】它们既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 也是我省申报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预备队”:花溪区探索了具有花溪特色的“公园城市·全域融合”多产业“两山”转化模式;湄潭县探索出一条“荒山变茶山、茶山变金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事实上 , 一直以来 , 贵州在探索“两山”转化路径上奋力攻坚 , 绿色经济日益崛起 。
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 , 漫山遍野皆是竹林 。
村民吴兴国栽种了100多亩竹林 , 2021年 , 通过出售竹子、收购竹笋加工笋干 , 一家人收益40多万元 。
“绿色红利”不光惠及吴兴国一家 。 2021年 , 依托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 , 黎明村人均收入近两万元 。
2018年 , 赤水市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今天的赤水 , 森林覆盖率82.51% , 是贵州“最绿”“最美”的地方之一 。 满山翠竹 , 不仅成为赤水人民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 , 也为长江上游构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据统计 , 2021年 , 贵州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2800万亩 , 全产业链产值达560亿元 。 全省累计建成千亩以上林下种养基地321个 , 林下经济实施主体达到1.75万个 , 带动302.8万农村人口增收 。
山河|贵州持续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饱蘸绿意绘山河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