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府|贵州纳雍: 风景变“钱景” 村民吃上旅游饭

乡政府|贵州纳雍: 风景变“钱景” 村民吃上旅游饭
文章图片

杨梅节期间 , 游客到千秋村采摘杨梅(央广网发 纳雍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央广网贵州1月14日消息(采访人员张翼晶 通讯员周恩宇)隆冬时节 ,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昆寨乡千秋村群山披绿 , 建新河碧波荡漾 。
如今的千秋村 , 林地面积有7414亩 , 其中 , 玛瑙红樱桃2300亩 , 桑树1100亩 , 杨梅700亩 , 板栗200亩 , 樱桃林下套育茶苗627亩 , 森林覆盖率达到66% , 俨然是一座“绿色宝库” 。
“以前的山是黄的 , 下雨时担心泥石流 , 天晴时风吹满身沙尘 , 回家洗把脸水也是黄的 , 村民们相互打趣时都叫‘黄老二’ 。 ”在千秋当了10多年的村主任 , 黄功荣深知“黄老二”虽然是玩笑 , 但也透露着村民无可奈何的辛酸 。
至于种植 , 有田在建新河畔的 , 可以种水稻 , 而土地分布在山上的 , 就只能种玉米 。 “河畔田肥水稻好 , 山上地瘦包谷小 。 ”世代千秋人都知道这个规律 , 但无法改变 。
“现在 , ‘黄老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看着现在的变化 , 黄功荣的脸上挂满笑容 。
乡政府|贵州纳雍: 风景变“钱景” 村民吃上旅游饭
文章图片

千秋村村民采摘杨梅(央广网发 纳雍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世纪末 , 千秋村开始有人走出大山 , 外出打工 。 当他们带着钱回到千秋时 , 村民们开始意识到 , 在外能赚钱 , 而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 , 饭都吃不饱 。 于是 , 村民纷纷撂荒土地 , 外出务工 。
土地撂荒 , 加上村民“杀鸡取卵”式的滥砍滥伐 , 山渐渐成了荒山 。
随着时间流逝 , 荒山带来水土流失 , 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 对大山的生态修复提上了千秋村的日程 。
千秋村野生杨梅多 , 村里的干部盯上杨梅 , 于是向乡政府申报 。 2001年 , 昆寨乡政府从外地引进名为“黑炭”的杨梅品种 , 和当地野生杨梅杂交成一种新品种 , 在千秋试种 。
新杨梅品种试种成功后 , 村民们开始陆续种植 。 2007年 , 千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 , 荒山逐渐披绿 。
乡政府|贵州纳雍: 风景变“钱景” 村民吃上旅游饭
文章图片

千秋村桑树林(央广网发 纳雍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千秋村的巨大变化始于2014年 。 那年 , 千秋村把杨梅产业纳为扶贫产业 , 政府供苗 , 鼓励村民大力种植杨梅 。 同时 , 在山上大规模植树造林 , 增加森林覆盖率 。
2021年 , 千秋村杨梅种植面积达到700余亩 , 丰产500余 。 依托村里陆续建起的饭店 , 酒店等资源 , 千秋村举办了首届杨梅节 , 上千游客到场听歌看舞吃杨梅 , 当地群众在场摆摊叫卖 , 酒店饭店爆满 。 据统计 , 杨梅节让杨梅种植户收入增加了一倍 , 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60余万 , 千秋真正将风景变成“钱景” , 吃上了“旅游饭”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