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贵州持续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饱蘸绿意绘山河

入冬以来 , 尽管天气逐渐变冷 , 坐拥绿水青山的黔西市化屋村依旧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
近年来 , 依托山水资源和苗族文化 , 化屋村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道路 。 2021年 , 该村累计接待游客近54万人次 , 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元 , 被列入“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
保护绿水青山 , 贵州蹄疾步稳 。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名片” , 贵州步履铿锵 。
2021年10月 , 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 , 贵州又添两张国家级“生态名片” 。 至此 , 贵州已有14张国家级“生态名片” 。 分别是:贵阳市观山湖区、花溪区 , 遵义市汇川区、仁怀市、正安县、红花岗区、凤冈县、习水县和绥阳县等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贵阳市乌当区、观山湖区 , 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 , 遵义市赤水市、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等5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山河|贵州持续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饱蘸绿意绘山河
文章图片

从江县加榜梯田美丽风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访人员 王远柏 摄)
制度创新: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2020年 ,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收获一份亮眼“成绩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 贵州13个方面3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入列 , 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 。
2016年 , 贵州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 五年来 , 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扎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 , 不断探索完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制度 。
贵州率先在全国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 , 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西部地区建立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等制度改革 , 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建立起从省到村的五级河(湖)长制 , 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如今的贵州 , 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4% , 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 是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
有“绿色制度”保驾护航 , 在黔中大地 , 绿色生活成为常态 。 “出门几步就是公园 , 绿树成荫 , 安逸得很 。 ”冬日暖阳照耀下 , 贵阳喀斯特公园里 , 正在休闲散步的贵阳市民张敏说 。
山河|贵州持续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饱蘸绿意绘山河
文章图片

黔东南清水江畔水清岸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访人员 王远柏 摄)
喀斯特公园、观山湖公园、阅山湖公园……观山湖区拥有大大小小公园近200个 ,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湖水相伴、绿树环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