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修辞设喻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明人民的意见不可阻塞,无法壅蔽 。如果暴虐无道,一意孤行,甚至以杀人相威逼,尽管暂时使人“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但终将“川壅而溃” 。
“前喻防民之口有大害”,“后宣民言有大利”,全文妙在善于运用比喻,贴切巧妙,论证生动,笔意纵横,浑然一体,极尽行文变化之妙 。
这篇文章“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这是“在道理上讲”的,而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笔法十分新警 。前后叙述描写,紧紧扣住国王与民众,如以“王虐”、“王怒”、“王不听”为一条叙事线索,和民众的“谤王”、“莫敢言”、“流王于彘”一条线索,交织对立,叙事有序,起伏照应,极为精细 。
有谁可以帮我翻译一下《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 。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 。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 。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 。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 。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 。人民也是这样 。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 。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 。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 。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 。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 。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召公谏厉王弭谤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区别不同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弭谤》
出处《战国策》《国语》
故事年代战国时期西周后期
劝谏者邹忌召公
劝谏方式讽谏近于直谏
劝谏艺术 《邹》用自己向美、比美、思美的经历,来类比推理,启发对方明白事理
《召》从正反两方面生动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多用比喻
被劝者齐威王(开明君主)周厉王(昏庸暴君)
反应“王曰:‘善’,乃下令”“王不听”
最终结果“战胜于朝廷”“流王于彘”
比较以上内容之后,我还指出:尽管邹忌讽谏很有成效,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召公进谏的动机与艺术,因为厉王是一个刚愎自用、暴虐凶残的独夫,无论进谏者的言语如何委婉、动听,他都听不进去 。如果年代可以错位,邹忌到周厉王面前,也采用讽谏齐威王的方法,我猜测也拒不纳谏 。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周厉王没有听从召公的意见,最后的结局是原文结局: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 。
翻译: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 。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
理解:当百姓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凝聚到一定地步后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这是一场非常壮观和激烈的景象 。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表现了对厉王的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却又非常的深刻 。
赏析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 。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 。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 。
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 。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
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拒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给今人留下怎样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