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原文完整版 孔乙己原文( 四 )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 。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 。”“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
根据小说故事情节划分结构 。
开端(1~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
发展(4~9):记叙孔乙己的生活经历,刻画其性格,表现他不幸遭遇 。
高潮(10~11):写孔乙己腿被打折,难以生存 。
结局(12段):尾声,揭示孔乙己的人生悲剧 。
孔乙己形象
1、语言描写
(1)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
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 。
(2)“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
表现孔乙己有钱时很阔绰,好喝,舍得花钱 。
(3)“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
(4)“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表现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
(5)“温一碗酒,温一碗酒 。”
说明他俨然失去了先前的阔气,同时也表明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很差 。
(6)“不要取笑,跌断,跌,跌……”
说明他至死还是死要面子,始终没有醒悟 。
2、神态描写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
说明孔乙己死要面子,怕人讥笑 。
(2)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
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
(3)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 。
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至死不悟 。
3、动作描写
(1)便排出九文大钱 。
“排”字向短衣帮显示自己的阔气,显摆读书人的身份 。显表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不屑与众人为伍和一般见识的傲娇心理 。
(2)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
用指甲蘸了酒 。
“敲”和“蘸”表现了孔乙己想卖弄自己的学问 。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 。
“罩”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穷困而又不乏可爱的孔乙己形象 。
(4)摸出四文大钱 。
“摸”字写出了孔乙己的自卑,困窘 。身体残疾到如此的地步,还硬撑持着一步一挪到酒店来喝酒,完全是没有醒悟,没有改掉好逸恶劳的毛病 。
小结:从“满口之乎者也”到“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从“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到“温一碗酒”;从“排出九文大钱”的显摆,“敲”着柜台的的斯文,到“摸出四文大钱”的自卑,困窘,再到“用这手慢慢走去”的悲凉,孔乙己让我们感到如此的辛酸 。
鲁迅《孔乙己》原文及赏析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下面和我一起来看鲁迅《孔乙己》原文及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鲁迅《孔乙己》原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 。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没有水,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的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 。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 。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