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菲熊|评论1+1:消费者不是迪士尼的“玩偶”( 二 )


羊城晚报:符号化消费行为已是常态
那些凌晨排队抢购的“真爱粉”对于达菲熊的追捧,到底有多少理性成分,又有多少只是纯粹的跟风,对这件产品本身真正有多少了解,实在不免要打上一个问号。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早就指出,某些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一种符号化的、象征性的消费。对于不惜凌晨排队或是支付高溢价购买迪士尼周边产品的群体来说,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到”,或就代表着一种消费“意义感”的满足,与产品本身的价值关系不大。甚至可以说,凌晨排队购买的行为和过程也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发现,此次寒冬凌晨排队购买达菲熊的一幕虽然略显夸张,但类似的符号化消费行为,其实早就是一种常态。比如,排队购买苹果新机的现象这些年几乎每年都在发生。
未来网:这种疯狂不正常
自从玲娜贝儿亮相,便凭借着可爱外表、讨喜动作和与游客的友爱互动俘获了一大群粉丝。不少网友表示玲娜贝儿是“最可爱的女儿”。另外,与玲娜贝儿的互动也带给许多游客治愈与快乐。因此,许多人为喜欢的事物消费、购买玲娜贝儿的周边产品作为纪念也无可非议。然而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于寒风中熬夜排长队,只为抢购玩偶,这样的“喜爱”是否过于疯狂?在排队现场,有人为了买到玩偶哭闹、下跪、打架,甚至有人大声哭喊说自己排队“憋到尿血”,这场面岂不荒诞?“喜爱”变质,乱象频生,原本人们与玲娜贝儿互动的美好显然已经被扭曲。甚至部分消费者购买迪士尼玩偶,只是为了满足攀比炫耀的虚荣心,认为自己买的是玩偶,得到的是“面子”。诚然,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喜欢事物的权利,但是倘若人们不保持足够的清醒,而是陷入过分的狂热,就会产生诸如“冬日凌晨3点近6000人排队买玩偶”的闹剧。
达菲熊|评论1+1:消费者不是迪士尼的“玩偶”】光明日报:“萌萌哒”不仅是情感需求,也是社交需求
为可爱买单,成为一个又一个爆款之所以引爆的唯一原因,从人们为之大打出手的星巴克猫爪杯,到一年营收超十亿的“故宫周边”,走的都是萌路线。“萌萌哒”不仅是情感需求,也是社交需求。在商家一系列刻意打造后,拥有或渴望拥有某种类型玩偶的粉丝们在共同的价值观、兴趣与爱好下,形成了专属圈层文化,这为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个人安全感与精神满足度都存在某种缺失的年轻人,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与情感的出口。成年人儿童化的背后,我们要看到年轻人的诉求,并试着去接纳、理解年轻人的“到底要什么”。#如何看待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