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文言文翻译 小时了了( 二 )


后来「小时了了」演变为成语,用来指人在幼年时聪慧敏捷 。
书证 0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源)02.宋.刘克庄〈兑女余最小孙也慧而夭悼以六言〉诗二首之二:「不合小时了了,可堪长夜茫茫 。」
03.《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计缚剧盗如反掌,直教天子送还家 。」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人在幼年时聪慧敏捷 。
【使用类别】用在「幼时聪颖」的表述上 。
【例句】01天才儿童宜善加教育,否则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02他虽然小时了了,却因没有好好栽培,日后一事无成 。
03我们常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来警惕人在年轻时要多努力 。
04他由于不肯脚踏实地的努力,尽管小时了了,长大了却没什么成就 。
05许多教训告诉我们,小时了了固然可喜,但后天的努力和栽培更是不可或缺 。
06俗语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对于天才儿童更应该注意后天的培养教育 。
近义词:
反义词:辨识 参考语词
小时了了 原文和译文1、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扎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元扎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弃世为通好也 。”
元扎及宾客莫不奇之,大中大夫陈题后至,人以其言语之,起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住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
2、译文:
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 。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是当时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来到李元礼的门口,对守门的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 。”
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 。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拜你的祖先伯阳为师 。这样看来,我和您世世代代都是有过友好往来的 。”
元礼和宾客们听了无不感到惊奇 。太中大夫陈放过一会儿也来了,别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他说:“小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就是好的 。”人了 。”陈进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
作者刘义庆
扩展资料
小时了了的作者刘义庆相关事件
(一)京尹时期(15-30岁) 。刘义庆自15岁以来一路平步青云 。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博览皇家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以前的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 。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
(二)荆州时期(30-36岁) 。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功绩 。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
(三)江南时期(37-41岁) 。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兖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 。后因疾还京,于41岁病逝于建康(今南京),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
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 。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当时名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 。
刘义庆生有5个儿子,均有功名:长子刘烨(一作晔),嗣封为临川王;次子刘衍,官任太子舍人;三子刘镜,官任宣城太守;四子刘颖,任前将军;五子刘倩,官任南新蔡太守 。
临川哀王刘烨,官至通直郎,后被太子刘邵杀害 。刘烨生子刘绰,字子流,承嗣为临川王,官至步兵校尉,顺帝末年因谋反被杀,临川王国也被废除,后裔不明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