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重访大山深处的侯家村,寻找我的青春记忆

劳动课|重访大山深处的侯家村,寻找我的青春记忆
文章插图
文|孙葆元
我决定到侯家村去,应该是一次对青春的回访。那是一个很遥远的山村,当年我们背起背包从兴华街的学校出发,去上一堂劳动课。劳动课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必修课,每学期7至15天,夏收麦,秋收黍,体验劳动的艰辛,磨炼意志,是很重要的学分。队伍穿过开元寺山缺,似乎走到了山外,谁知山外还有山,我们就一道山一道山地翻。开始的时候,看那山奇特,在视野里变幻着,雄峻壮阔,看过几道山梁,山就在记忆中模糊了,远处的山连成线,不同颜色的线在天际肆意奔腾,乱成高高低低的五线谱,分得出深绿、浅绿和淡绿,侯家村不知在哪条绿线底下。
我是在济南南外环一个公交车站牌上看到侯家村这个站名的,知道公交车已经通到那里。现在,汽车开进大山,尽管半个世纪过去,山路一下子就熟悉起来。山还是那些山,已经告别了荒山野岭的旧貌,山路平整如城市的小街,还是那么窄,要把山路拓宽可不是轻易说说的事,需把山坡劈开。当年我们踏上这条路时如履羊肠,乡民们推着独轮车出山进山,有一辆驴车坐着就算享福了。这条道真是决定着山里山外贫穷与富裕的道。
劳动课|重访大山深处的侯家村,寻找我的青春记忆】在这个金秋我重新走上去,其实是在重走一条记忆的路。路随山转,山路蜿蜒,与山路交叉着一条高速公路,在山涧中如桥拔地而起,从头顶掠过,就这么冲天一飞,飞出了青山打开的胸怀,这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我乘坐的汽车似乎仍然走在怀旧的道路上,摆脱空旷,驶进村庄,两厢民居夹道,一辆大巴就把街塞得满满的,当年的情景一下子跃出脑海。当年我们是整个级部出动,8个班、400人,一个班在这里留驻下来。再打量这个地方,石的屋舍变成砖与水泥搭建的砖混结构小楼,几家房门洞开,是沿街商店,招牌告诉行人哪些是小超市,哪些是打尖的饭店。尘土与时光落在村宅上,销蚀着岁月的亮色,代之以斑驳,让我目睹了五十年的过往,但是比五十年前齐整多了。这里满目青山,念的是靠山吃山的经。曾经,所有的生活物质都取自于山,所谓山货,城垣里视为珍馐,在这里俯拾皆是,没有哪个把“珍馐”当成主食的,倒是商店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商品是从山外运进来的。当年的独轮车没有这个机遇,是这条路连接起时代一程一程的站点。
劳动课|重访大山深处的侯家村,寻找我的青春记忆
文章插图
走过曾经才知道当下,在这条山道上对比出与时俱进的哲理。我终于在车窗外看到了曾经的石墙,靠山的人是征服石的能手,不用水泥和土,只用石块就能搭盖起住房。那些墙,石摞着石,石叠着石,石缝里垫着小石,就那么排列着,挺立了百年千年,不腐蚀,不垮塌,带着骨子里的硬气与硬度,是山民精神的屹立。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