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窑|望城铜官,一座古镇的复兴之路

铜官窑|望城铜官,一座古镇的复兴之路
文章插图
铜官窑古镇鸟瞰文/阿甘距长沙城北约25公里,湘江两岸古镇密布。铜官,是这个古镇群的核心。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在相继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后,正紧锣密鼓地创建5A景区。作为望城区发展的四个定位之一——打造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区,也正需要一个5A名片。在这条创5A的路上,整个铜官片区将迎来他的高光时刻。一、蝶变之路:从陶瓷八厂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沿湘江北去,经霞凝港,过湘江航电枢纽,远远望处烟囱高耸,那便是铜官老街所在地了。铜官人与烟囱为邻。这些高耸的烟囱,都是过去陶瓷生产过程中保留下来的,见证了千百年来的窑火起灭。陶瓷是这个古镇的支柱产业。兴盛之时,这里曾是“十里陶城、百座龙窑、万名窑工”。如今保存的烟囱多位于云母山上。硕大的烟囱底座,连着绵延的废弃厂房,这里是原湖南陶瓷总公司第八厂所在地。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当年制陶产业的红火岁月。铜官窑|望城铜官,一座古镇的复兴之路
文章插图
依湘江而建的老厂房早在唐代,铜官陶人汲取异域文化和工艺,首创釉下多彩瓷,形成“南青北白长沙彩”三分天下的格局,成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在鼎盛时期,长沙铜官窑是唐代最为活跃的商业性外销瓷窑之一,产品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是“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堪称陶瓷产业领域的“世界工厂”。五代以后,铜官陶瓷业渐趋衰落。到了清朝及民国,铜官陶瓷再次走上兴盛。民国初年,铜官窑场林立,据记载当时有陶工万余人、窑160余座。新中国成立后,铜官陶业经过手工业合作化,由个体走向集体。1987年,成立了湖南省铜官陶瓷总公司,下辖8个厂,职工6200余人。从1993年开始,受市场和资金的影响,铜官陶瓷总公司下属企业先后停产,长沙铜官窑就此再次走向衰败。铜官陶瓷总公司党委书记黄应其,见证了铜官陶瓷企业近几十年来的兴衰沉浮。据他介绍,如今望城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铜官窑又有了新的价值。黄应其告诉36氪,“1993年,这个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停产以后,我们把厂房都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了工业遗存。包括这些传统的工艺、以及机器设备都完好保存下来了,这些正好符合我们望城发展全域旅游的需求。”这些厂房,已成了城市历史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存,它们因记录了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创业的历程,而成为极具价值的城市记忆。将之建成一个开放的、反映特定工业化时代特色的公共休闲场所,成了全域旅游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做法。正如北京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南京晨光1865创意园、融创武汉1890项目,如今都成了市民钟爱的公共休闲场所和艺术社区。铜官片区将陶瓷厂遗弃厂房改造成了一个陶艺村,这是力促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举措。陶艺村占地45亩,建筑面积约20000平米,是湖南首个旧厂房、原生态、具有得天独厚艺术氛围的创意产业基地。这个陶艺村,以艺术陶瓷、生活陶瓷、陈列陶瓷创作、制作为主体,聚集优秀青年陶艺家以及国内外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同时吸纳艺术型、高品味的休闲、娱乐、酒店、餐饮等文化旅游度假项目加盟、合作,已形成充满魅力与活力的综合性艺术创意社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漫步村中,原住民的老房子依山而建,宅前古樟下随意放置三两桌椅,一杯咖啡,或清茶一盏,远眺湘江北去,近观墙上四十年前的标语,时光似乎在此停驻。与陶艺村200米之遥的铜官老街,同样绽放出新的生机。2021年10月,湖南省政府统一公布了53处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其中长沙市只有3处:太平街、潮宗街、铜官老街。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