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世界城市日 | 最美中轴线,古都的脊梁和灵魂( 三 )



北京 , 兼容并包的精神
林语堂先生曾老北京进行过描述 。 这个福建漳州坂仔镇走出来的人 , 走遍了世界 , 在哈佛大学、莱比锡大学读了硕士、博士之后 , 成为了两脚踏中西文化 , 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大家 。 北京人的情结在或许身为北京人未必说得清楚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跳出去看一下 , 我们能看到什么才是北京的气质 , 什么才是北京的密码 , 林语堂先生的这段话 , 在今天也是意味深长的 。
“什么东西最能体现老北京的精神?是它宏伟、辉煌的宫殿和古老寺庙吗?是它的大庭院和大公园吗?还是那些带着老年人独有的庄重天性站立在售货摊旁的卖花生的长胡子老人?人们不知道 , 也难以用语言去表达 。 它是许多世纪以来形成的不可名状的魅力 。 或许有一天 , 基于零碎的认识 , 人们认为那是一种生活方式 , 那种方式属于整个世界 , 千年万代 。 它是成熟的、异教的、欢快的、强大的 , 预示着对所有价值的重新估价——是出自人类灵魂的一种独特创造 。 ”

这段话说得多么优美呀 , 什么叫做文化自信呢?也许读了这段话 , 从内心唤起的那种认同感就叫做文化自信 。 这几天大家都认真地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要精神 ,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 什么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 中国文化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被更多人认知和了解 , 这背后一定有一些共同的精神唤醒 。
北京是一种包容的文化 , 北京的文化中有太多太多不同的种类 , 而且都是活色生香的 , 神奇的成了一种化合反应 。 北京是这一切的载体 , 从国家的礼仪传统、城市的管理传统、营造的技艺传统、一直到民俗文化的传统 , 可以说北京有着多种文化的基因 , 而所有这一切 , 中轴线都包容着 , 也都在激活着 , 我们人人都是中轴线保护的参与者 , 我们也人人都应该是中轴线申遗的宣传大使 。
也许我们有些人是生长于老北京 , 这是我们的故土 , 也许我们有些人是新移民 , 北京不仅仅是一座传统的市民社会 , 也正在成为一个多元荟萃的新的移民社会 , 就像苏东坡的那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 , 如果你的心安顿于此了 , 这里也许就是我们共同的故乡 。

今天是第8个“世界城市日” , 全球主场活动再次回到中国 。 时节正是高秋 , 也是北京最美的时候 , 我们也可以去亲身感受“城市 , 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 地点路线我们已经有了 , 不论是散步还是骑行 , 或者是用公共交通 , 这条轴线上都有最好的风景 , 都有那些最婉转、最深沉的故事 。 走起来 , 北京就成了我们的家 , 中轴线就成了活在当下生机蓬勃 , 并且指向未来的一条基准线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