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粤西这处鲜为人知的古城,里面为何还藏着一座“王宫”?( 二 )




古城最前方为“红楼” , 原是信宜古城的南门 , 最初的城垣南门其实并不在这里 ,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 , 南门移至学宫正南中轴线上 , 取“青云路上构杰阁 , 献奇纳秀开文明”之意 , 故名为“文明门” , 1947年改建为现状 , 红墙上还留有特殊时期的历史印迹 。

走过文明门 , 这条街便是信宜古城的中轴线 , 虽然只有短短百来米 , 但汇聚了上百年来信宜古城的历史信息 。

虽然是座小小的古城 , 但中轴线还是一目了然 , 最后面红墙黄瓦的便是学宫 , 同时也是藏在古城里的“王宫” 。



中轴线上的两座大宅 , 分别是开越大夫祠和岳耀书院 , 开越大夫祠是信宜陆姓人纪念西汉思想家陆贾两度出使南越而建 , 新中国成立后 , 这里变成了信宜县公安局驻地 , 不过信宜县城1952年就从这搬走了 , 所以这个公安局应该也做多久 。


走到主街尽头 , 镇隆小学的牌坊下 , 为什么会有一块广东省保碑 , 上面写着“大洪国王宫旧址”呢?



其实镇隆小学也好 , 大洪国王宫也好 , 前身都是信宜学宫 , 这座学宫始建于元代 , 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建 , 重檐歇山顶大成殿 , 总面积3428平方米 , 也算一座规模不小的学宫 。



清咸丰四年(1854年) , 受太平天国起义影响 , 天地会首领陈金釭在家乡三水县率众起义 , 先后围攻三水和广州 , 后转战粤北、湖南和两广边境 , 队伍发展到了几万人 。 1857年10月 , 率军攻克怀集县城 , 建立“大洪国” , 自称南兴王 。


到了1861年正月 , 起义军进入信宜境内 , 大败高州总兵纳苏肯等清军和地方团勇 , 二月初四占领县城 , 二月十七日将信宜定为大洪国首府 , 以信宜学宫作王宫 , 部众达10多万人 。 此时也是陈金釭起义最鼎盛时期 , 他实行减轻赋税、发展商贸、开科取士、招贤纳能等开明政策 , 并诰封各地义军首领 , 结成联盟 , 大洪国出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 。

清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 , 广东陆路提督昆寿调集8万大军围攻信宜 , 面对强敌 , 部将郑金劝陈金釭降清 , 被陈金釭当面斥之无耻 , 并斩钉截铁地说:“宁做断头将军 , 不做投降将军” 。 第二天 , 陈金釭被郑金派心腹陈瑞焘率打手闯入王府杀害 。 郑金杀陈金釭降清后 , 大洪国农民起义也就宣告失败了 。

所以其实所谓的“王宫”遗址 , 不过是这座学宫280多年历史中 , 短暂的2年多时光 , 但也正是这2年多 , 让这座学宫显得与众不同 。



学宫是窦州古城的中心位置 , 附近还有一些老旧的历史建筑 , 例如学宫旁的这座信宜县立师范学校旧址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