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梁红英
今年10月 ,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 。
21年来 , 有一群守山人在默默坚持 。
曾六次登顶光光山的向导刘素康 , 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
青山依旧雄壮 , 而他已从壮年走到迟暮老人 。
望着左耳已有些失聪的老向导 , 望着自己撒下青春热血的绵绵山峦 , 51岁的梁红英眼角有些湿润 , 她说自己百年之后 , “想变成一株小草 , 融入大山的怀抱 。 ”
“最后”的向导
11月初 , 天阴蒙蒙的 , 细雨如丝 。
都江堰龙池半山腰一处废弃的建筑里 , 几位身着迷彩服的村民正在清点物品 。
地上 , 摆放着锅、碗、壶、青菜、蛋黄派、睡袋等行李和口粮 。
还有一桶白酒 。
山里温差大 , 白酒 , 是用来御寒的 。
头发有些花白的刘素康 , 将绑腿紧了紧 , 抬头看了看路旁的山 。
山上苍翠浓密 , 几乎不见路 。
等会 , 他和几位村民 , 就将背着物资 , 带科考队员向深山进发 。
这次 , 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 聘请刘素康为向导 , 去找寻大熊猫“小核桃”和“琴心”踪迹的 。
2018年底 , 圈养大熊猫“小核桃”和“琴心”在龙池山上同时放归大自然 。
一年前 , 电子定位器电量耗尽 。 要想确认大熊猫的健康状况 , 就只能进山查看 。
这一去 , 将是好几周时间 。
向导刘素康:“我要一直爬 , 爬到我爬不动为止”
刘素康早已记不清 , 这是他第多少次进山了 。
“从2000年开始 , 到2021年 , 我带他们(科考队)已把虹口龙溪的山都走遍了 。 ”刘素康话语中透露着自豪 , “光光山我都登顶过六次!”
刘素康的老家在虹口深溪沟 , 屋后便是原始森林 。1997年以前他靠打猎、伐木为生 。 1997年 ,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现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 , 打猎、伐木被逐渐禁止 , 他便在政府划分的种植区域内务农 , 去城里打工 。 “种厚朴这类的草药 , 每天打点零工 。 ”这样的改变让刘素康很不适应 , 但生活还得继续 。
文章图片
▲刘素康
2000年一次偶遇 , 将刘素康拉回了这座山里 。
“当时我们第一次到虹口核桃坪巡查时偶遇刘师(刘素康) , 闲谈中发现他为人诚实 , 对山地熟悉 , 野外生存经验丰富 。 ”作为首批走进保护区的工作人员 , 梁红英回忆着与刘素康初次见面的场景 。
保护区初期巡护目的 , 是摸清“家底” , 通过粪便去查清大熊猫的活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