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悟道|《庐山悟道》之二 庐 山 雾( 二 )




穿过如琴湖 , 我跟着导游穿过花径公园来到锦绣谷 。 刚进入谷中不久 , 就见到毛泽东主席为其妻江青题诗的庐山石松 , 石板路上方飘动的云雾忽隐忽现 , 似有一股仙气 , 已经走过去的我 , 感到眼福未饱 , 又接连回头两次 , 贪婪地欣赏着庐山石松旁飘动的云雾 , 久久不愿离开 。
刚才庐山石松处仙气一般的云雾使我心情大悦 , 出了锦绣谷 , 走在如琴湖北岸的我 , 专心观赏起云雾来 。 那云雾在山坡上 , 树木间 , 道路旁 , 飘来飘去 , 一副悠哉悠哉 , 怡然自得的模样 。 看着裹在雾气中同样洒脱自如的树叶和野花 , 我被感动了 , 不禁浮想联翩起来 。 不管大自然是阳光普照 , 还是云雾遮体 , 风雨雷电 , 树儿和野花总是毅然耸立 , 从不抱怨 , 更不抗争 , 而是与她们共生共荣 , 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 展现给游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



就在我和身旁的东北旅友畅谈观雾感想之时 , 忽有一阵山风吹来 , 被风吹动的云雾快速疾驰 , 奔天而去 , 再看前后左右 , 那团团云雾都鲜活起来 。 原来 , 云雾也是有生命的 , 展现在人们眼中的是灰蒙蒙一大片 , 留给人们的是对琐在雾中的群山的向往 , 它们不只会遮挡山峰、湖泊、树木 , 也会用自己特有的温柔 , 替大自然装点出另一番景致 。
云雾 , 实质上就是空中的水分积聚到一定程度 , 在合适的温度下浓缩而成 , 它是自然界的一种如同阳光 , 雨雪一样的寻常现象 。 庐山雾多 , 是因为庐山两面临江 , 一面临湖 , 水蒸气多 。 自古以来 , 庐山就是烟雾缥缈 , 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目 。 宋代大文豪那首千古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就是因庐山雾而得 , 如果没有云雾缭绕 , 山体一览无余 , 哪来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当然 , 这是指庐山雾小的时候 , 雾大时 , 庐山就是藏在深闺中的佳人了 。



雾是庐山一景 , 是庐山一美 , 如果失去了雾 , 就不是庐山了 。 庐山雾小时有雾小的美 , 薄薄的雾 , 有时一团 , 有时一块 , 有时像丝纱 , 有时像棉絮 , 在山峦间 , 山顶上 , 山脚下 , 慢悠悠的飘 , 这时的雾就是庐山的彩笔 , 为游人绘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庐山雾大时 , 咋看上去确实没有雾小时美 , 雾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灰棉絮 , 将群山、湖水、瀑布、松树遮盖得严严实实 , 一时什么也看不到 。 值得庆贺的是 , 大雾总是短暂的 , 雾团不停地移动、飘泊 , 要不了许久 , 峻俏的庐山就开始为游人编织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
庐山的雾是这样 , 我们的生活同样是这样 , 几千年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也是这样 , 虽然迷雾会一时笼罩人间 , 但肯定是短暂的 , 云开雾散后 , 必定是风景如画 , 且永远如此!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