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讲好文旅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近年来 , 兵团加大红色资源挖掘力度 ,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 , 加强优秀文艺作品创作 , 促进文旅融合 , 让红色文化根脉厚植人心、绽放时代光芒 。
历史|讲好文旅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文章图片

首届中国·新疆兵团沙海老兵节在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成功举办 。 马春燕摄/光明图片
历史|讲好文旅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文章图片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资料图片
1.红色基因历久弥新
60多年前,第一代兵团人挺进戈壁荒滩 , 拉开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屯垦戍边序幕 。 激情燃烧的岁月 , 凝结在一锄一镐里 , 凝结在一座座红色展馆里 。 即使时过境迁 , 也让人血脉沸腾 。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前 , 矗立着王震将军雕像 。 1950年年初 , 王震将军策马玛纳斯河西岸 , 遥指前方亘古荒原说:“我们就在这里开天辟地 , 造一座新城留给后世!”
从此 , 这片戈壁沸腾起来 , 挖河修渠、植树造林、筑路盖房 , 块块条田相连 , 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博物馆里 , 一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有着296块补丁的棉大衣 , 向参观者展示着兵团人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 。 彼时 , 军垦战士为了节约资金用于建设 , 从不主动要求领取新军装 , 而是把已经穿烂的军装缝缝补补接着穿 。 兵团人艰苦创业的精神 , 就藏在那一个又一个的补丁里 。
一座展馆 , 浓缩一段历史;一段历史 , 激荡一份情结;一份情结 , 传承一种精神 。
在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中心 , 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映入眼帘 。 它的外形像倒放的犁铧 , 组合在一起却像种子发芽破土而出、充满生机 , 这里便是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
【历史|讲好文旅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大厅内的巨型雕塑 , 生动呈现了“生在井冈山 , 长在南泥湾 , 转战数万里 , 屯垦在天山”的场景 。 “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 慕名来到这里 。 不少人对我说 , 了解军垦战士在塔里木盆地屯垦戍边的艰苦历史 , 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洗礼 。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讲解员木尼热·吾不力哈司木说 。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 兵团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 把博物馆、纪念馆、纪念碑、边境哨所等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 , 不断强化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
为传承好红色文化 , 兵团文旅部门用心用情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 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对全兵团文物进行登记、排查、梳理和存档 , 初步建立了文物资源数据库 , 做到家底清、现状明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