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桩是什么意思 拴马桩

老人们俗称的“拴马桩”到底是什么?拴马桩”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 。现在藏有拴马桩最多的是关中民俗博物院,关中民俗博物院藏有8600多根拴马桩 。
在农家宅院,门前用以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 。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 。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 。一般大型的通高约300厘米,中型的约260厘米,小型约230厘米 。
起源
自从人类驯化马,并为人骑乘运输起,拴马桩就必不可少 。
最初没有固定的拴马桩,一棵树,一根木桩子,一块石头,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 。
现在在蒙古的呼伦湖中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相传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拴马桩,它可能就是元代拴马桩的雏形 。明清两代,石刻的拴马桩已非常普遍,民国以后,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拴马桩就逐渐减少了 。

拴马桩是什么意思 拴马桩

文章插图
【拴马桩是什么意思 拴马桩】拴马桩的起源自从人类驯化马,并为人骑乘运输起,拴马桩就必不可少 。最初没有固定的拴马桩,一棵树,一根木桩子,一块石头,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 。现在在蒙古的呼伦湖中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相传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拴马桩,它可能就是元代拴马桩的雏形 。明清两代,石刻的拴马桩已非常普遍,民国以后,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拴马桩就逐渐减少了 。
在古代,马是驮运物品、作战及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古代的驿站旁就常常设立有大批的拴马桩 。加之蒙古族、满族等北方游牧民族有骑马狩猎的习俗,所以马匹的大量存在是拴马桩产生的直接原因 。
马、驴、骡在北方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一个家庭拥有的土地越多,所需的马匹也就越多,所以在北方农民的心里,拴马桩又是富裕的象征和标志,这也是大批的拴马桩能够产生和保存下来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陕西渭北地区所见到的拴马桩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 。拴马桩不仅具有拴系马、牛等牲畜的实用功能,还因其置于富户人家的大门两侧,成对或成排状,从而与门前建筑互相映衬,成为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部分,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拴马桩一般高2米左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特别高大粗壮的,高可达3米以上,尤其是雕刻精美的被誉为“看桩”、“望桩”或“样桩”,堪称庄户人的“华表” 。
栓马桩为中国古代人民文化艺术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对考古和文化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拴马桩是干嘛的?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 。它原本是过去大户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琢而成,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