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贵州黔南州主打绿色牌 让更多人增收致富“仰望星空”

画家李向明一直记得前年刚到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洪江村时 , 当地村民见到生人躲闪的眼神 。 他是第一批受邀来对洪江村进行艺术化改造的艺术家之一 , 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乡村待了5年 , 和很多村民成了朋友 , 大家经常聚餐 , 还一起接待游客 。
黔南州群山汇聚 , 森林覆盖率达63% 。 落后曾是这里的代名词 。 但如今 , 这片绿色发展的土地 , 变得不太一样了 。
豌豆尖是豌豆苗的嫩芽 , 这种鲜嫩的蔬菜近些年逐步从西南地区走向全国 , 有了更大市场 。
黔南州龙里县的湾滩河镇 , 空气湿润、海拔较高 , 适合豌豆尖生长 , 这里的豌豆尖种植规模达1.5万余亩 , 被称为“豌豆尖之乡” 。
过去湾滩河以种植玉米和水稻为主 , 全镇贫困人口1.1万 。 镇里自2012年起发展豌豆尖等特色蔬菜种植 , 为农户提供免费的幼苗和肥料 , 依托合作社帮助农户采摘、运输 , 并组织当地企业对蔬菜以保底价格收购 。
这为附近村里的留守老人带来增收机会 。 一位布依族老人一边掐豌豆尖一边感慨地说:“之前种地只能够一家人吃 , 没什么收益 。 我这个年纪出去打工没人要 , 家里几个孙子要上学 , 来这边之后为子女减轻了压力 。 ”老人从家走到园区只要十几分钟 , 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 , 也不耽误接送孩子 。
今年 , 湾滩河镇党委政府开始引导当地群众种茭白 , 茭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46户种植户中有21户脱困户 。
荔波县洪江村则走上了文艺路线 。 该村毗邻“小七孔”风景区 , 原是深度贫困村 , 近些年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 , 不少百年老屋闲置 。 2016年 , 贵州省教育厅同步小康工作队联系上北京的艺术家 , 将百年老屋进行艺术化改造 , 让破旧的民居焕发新活力 。
洪江村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 , 统一派工给艺术家、县农投公司等 , 改造后再统一调配农户床位用于旅游接待 。 目前 , 洪江村已入驻95名艺术家 , 改造修复了48栋老房 。
老屋修复在这个村里成了新产业 , 48岁的罗昌平是老屋修复队的一员 , 修复了30余栋老屋 。 他原来在外务工 , 现在可以留在家里陪伴老人和孩子 , “村子也变漂亮了” 。
洪江村还发展了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等产业 , 不少村民靠出售老房和土地流转实现增收 。 2019年以来 , 外出务工回流就近就业500余人 , 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
在100多公里外的平塘县克度镇 , 越来越多的人被“中国天眼”吸引到这里 , 水泥路修进了村 , 高速路和国道也通到了镇上 。
“在家开一个早餐店 , 之前一天几十块钱都算多 , 现在一天几百元都算少 。 ”讲起村子的变化 , 平塘县航龙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顺军很兴奋 。 在“中国天眼”带来的旅游热潮中 , 村里60%的村民从事民宿和餐饮服务 , 每户年均收入可达10余万元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