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贵是在一天傍晚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我们阳圩公社的文教干事陆仕隆赶到我所在的学校,先是把老师们召集起来,然后从文件袋里取出一封信,用浓重的乡音宣布这是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被百色地区师范高师班中文系录取啦!”
当晚,大伙烧了一只鸡为罗炳贵庆贺,从不饮酒的罗炳贵破例喝了两杯,“高兴啊!我成了整个家族乃至全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百色试点后,同年全国各地都举行了高考。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570万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场来之不易的考试,让许多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通过高考,罗炳贵得以告别“民办教师”身份,毕业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还当上了中学校长;何建安大学毕业后成为中学物理老师;潘刚卡在当年12月的高考中考上大学,后来担任水利高级工程师……罗里熊连续30余年在广西参与高考物理学科的评卷以及参加全国高考命题工作。
“恢复高考的最大意义,就是肯定了知识分子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吹响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号角,为创造中国奇迹、为中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杨学为说。
教育部数据显示,恢复高考40多年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7年的2.6%增长到2020年的54.4%,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逾亿名高素质专门人才。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如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活跃着大批高素质人才。
44年后的今天,采访人员来到百色,校园里书声朗朗,四处可见勤奋求学、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学生。在百色高中,成绩优秀的壮族学生许康祥略带腼腆地告诉采访人员,自己的愿望是在明年高考时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在的学习条件和环境都非常好,我对高考有信心。”
“百色许多学生通过高考上大学,毕业后又回百色工作创业,有的成为行业标兵,有的当上了致富能手,还有的奔忙在乡村振兴一线。”百色高中党委书记蒙坤说,“我们深切感受到,高考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前途和命运,更给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这是钱买不来的!”(采访人员 叶晓楠)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2月10日第01版)
“来这里打卡”系列报道
【来这里打卡(45)】雷锋,从未离开我们
【来这里打卡(44)】“办大赛,中国自信得很!”
【 工作队|【来这里打卡(46)】“我能凭考试上大学了!”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暂停|雍和宫自2022年1月17日起暂停开放
- 乡村|大论坛赋能小渔村
- 景区|居庸关长城景区封闭
- 冰雪运动|梦幻冰雪之城:内蒙古兴安盟
- 运河|江苏淮安:拥抱运河 再续华章
- 暂停|居庸关长城景区1月19日起暂停对公众开放
- 文化|【站在新起点】打造不夜地标 激发消费动能
- 居民|发改委:乘势而上扩大居民冰雪消费
- 假古镇|山东又一座“假古镇”走红,投资6000万建成,门票仅需40元
- 宏宇|勃利县冬捕节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