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时隔50年,龙门石窟再启“修复模式”保护“国宝”有了新技术

国宝|时隔50年,龙门石窟再启“修复模式”保护“国宝”有了新技术
文章插图
施工中的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保护工程 采访人员 李韶萌 摄影
国宝|时隔50年,龙门石窟再启“修复模式”保护“国宝”有了新技术
文章插图
龙门石窟西山南段,工作人员正在卢舍那大佛前搭建脚手架。
□大河报·豫视频采访人员 李韶萌 通讯员 王青茹 张亚光 文图
工作人员在近40米高的脚手架上“空中绣花”,触手可及的卢舍那大佛,双目宁静,嘴角微翘,一眼千年……时隔50年,龙门石窟再“洗尘”!12月6日,洛阳龙门石窟启动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这是自1971年以来,时隔50年奉先寺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
时隔五十年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洗尘”
昨日,在龙门石窟西山南段,大河报·豫视频采访人员看到,卢舍那大佛前已划定出安全施工区域,6名工人依次垂直站在20余米高的脚手架上,向上徒手传递并搭建钢管,工程范围从奉先寺底部至上部山体高度接近50米,宽度为70米左右。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告诉采访人员,渗漏水及危岩体,一直是威胁龙门石窟文物安全的主要病害。
渗漏水引起岩体溶蚀,溶蚀物在洞窟雕刻品表面重新形成碳酸钙堆积,破坏雕刻品完整性和艺术价值,而危岩体在破坏文物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游客的人身安全。
“今年以来雨水较多,对本就受渗漏水及岩体病害侵扰的奉先寺造成影响。”史家珍告诉采访人员,经过专家勘测及报请国家文物局,龙门石窟奉先寺自1971年以来,时隔50年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为了不影响游客参观,施工采取半开放方式,原本预计270天的工期,工作人员也将克服冬季施工困难,力争在明年牡丹文化节前完成主体工程。
保护“国宝”有了新技术、新方法
龙门石窟本次保护工程是严格按照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方案审批、工程实施等环节开展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方案实施。
在施工现场的围挡上,向公众展示的《奉先寺裂隙及渗水病害调查图》,就用3D立体图像方式标注了奉先寺石壁的裂隙和渗水点位置。据介绍,此次工程从勘察设计到资料收集,再到施工阶段,保护研究人员都尝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探地雷达探测、红外成像技术、3D扫描测绘技术都运用到了本次工程前期勘察设计中。
“和50年前相比,如今的保护工程工艺运用了新的方法。对渗漏水的治理主要采用偏高岭土和水硬石灰,对保护佛龛的效果更好,而危岩体加固仍采用过去的锚杆支护的老办法。”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副研究员李建厚介绍说,对于石窟寺的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坚持“修旧如旧”,在修复过程中增加多种科学手段,并对方案进行适时微调,让龙门石窟的传承与保护走得更远。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