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神奇北欧人 自带“抗疫基因”( 二 )


所以有人说,芬兰人是天生的孤独者 。他们喜欢独处,善于独处;不爱寒暄,扎堆闲聊和没事串门更是少见 。疫情下的社交限制,对芬兰人来说,不过是日常,是黑暗漫长的冬夜里宅家的另一种形式 。春季疫情蔓延以来,约60%的在职人员抱着电脑在家里办公,芬兰成为欧洲远程办公率最高的国家 。当地调查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远程办公压力更小,干扰更少,更容易平衡工作与生活 。当然,时间长了,很多人也开始希望和同事喝杯咖啡,面对面交流 。
尊重个人空间,不随意打扰别人,这是芬兰人的基本社交准则 。一个英国游记作家曾经和一名芬兰向导在拉普兰远足,他对芬兰人的不愿扰人感触颇深 。他写道:“我们整整走了两天都没遇到一个人,这时我看到有个人远远走来,很期待能和他攀谈几句,说说拉普兰绚烂的秋色 。那个人越走越近,几乎头都没点一下就经过我们继续向前 。我问向导为什么不停下来聊会儿,向导说,那个人可能就是为了到这荒野中享受安静和独处,我们没有权利去打扰他 。”
沉默是沟通的组成部分
2400万公顷的森林,18万7888个湖泊,4600公里海岸线,17万9584个岛屿,给予芬兰人独处的无尽可能 。在森林和原野远足、采集浆果和蘑菇、打猎,在湖泊和海里垂钓、划艇、驾船,在远离城市的木屋度假,在白雪覆盖的野地里滑雪,在永夜的雪原中仰视神秘壮丽的极光,都是独处的理想方式 。独自沉浸在大自然中,会不由地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自身和永恒之间的联结 。芬兰人喜欢思考有关世界的哲学问题,最佳地点当然是湖边 。夏夜,天空透着微光,酣畅淋漓地桑拿之后坐在湖边,脚泡在清凉的湖水中,四下无声,长久的寂静,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又心生敬畏,这时候语言完全是多余的 。
是的,芬兰人对沉默情有独钟,德国诗人布莱希特称之为“一个用两种语言沉默的民族” 。他们视沉默为智慧,太爱说话则被视为愚蠢 。芬兰人不信任话太多的人,他们喜欢直言事实,看重功能性沟通,认为谈话中的“装饰”成分会降低信息的可信度 。大多数芬兰人不喜欢在人群中太突出,因为害羞,常常在公共场合保持沉默 。如果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会被侧目而视,甚至被认为是喝醉了 。
沉默是芬兰人沟通的组成部分,芬兰学术界将沉默作为一种沟通形式开展了不少研究 。芬兰人习惯于谈话中出现沉默或冷场,不会感到尴尬,因为他们在思考所听到的,并且需要时间想清楚要说的话 。如果这时候插话或是表现出烦躁,会被认为非常不礼貌 。听别人说话时,芬兰人通常很专注,表情比较严肃,也没有明显的身体语言,通常只是沉默地聆听 。同样,餐桌上的沉默也不会使芬兰人感到不安 。有一个芬兰段子是这样的:一对老夫妻每天相对而坐默默吃早餐 。一天,妻子打破惯例问:“你还爱我吗?”丈夫皱了皱眉,平静地回答:“30年前我就说过我爱你了,如果有变化我会告诉你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