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在我们守卫的地方——忆沙坡头的神话传说( 二 )


从沙坡滑下来后 , 只见坡底有渗出的水 , 滋养着树木、花草、蔬菜 , 20多米外便是黄河 。 一眼望去 , 只见河中有一条露出水面顺水而筑的堤坝 , 和都江堰有些相似 。 回头朝水流的方向望去 , 便是水位提高后的分水河向东流去 , 从此便进入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银吴平原 , 我向一旁群众问询堤坝的来由 , 他说这叫“白马拉缰” 。 说是当年修这个分水工程时 , 设计者得益于一个梦 。 设计者受领任务后 , 截流还是分流一直纠结着他 。 截流后水位升高太多 , 无法控制 , 分流又要在河道中顺水筑堤 。 权衡反复 , 始终下不了决心 。 一天夜里 , 他做了一个梦 , 只见一匹白马腾空而起 , 向上游而去 , 缰绳在水面划起一道波浪 。 这时候 , 他梦醒了 , 坐起来双手把头一拍说:“白马拉缰” , 这不正是神人指点的方案吗?从此 , 便有了这里的分水堤坝 。

“白马拉缰”
神话传说往往来源于先民对生存环境的改善、期盼 , 和生生不息地寻觅、奋争 。 如果说“沙坡鸣钟”“白马拉缰”讲的是往昔之事 , 那么如今这里的治沙防沙就是今天的神话 , 所不同的是正在和持续进行的 , 由“沙进人退”转变为“人进沙退”的美丽中国建设还在路上 。
沿“白马拉缰”向前不远处 , 便是中国科学院沙漠实验站 。 包兰铁路通车后 , 为了确保这条大动脉畅通腾格里沙漠 , 实验站便承担了这项重大科研任务 。 在国际上 , 当时固沙方法有两类 , 一是化学方法 , 用沥青等覆盖沙丘;二是生物方法 。

这里采用的是生物方法 , 比较成功的是先用稻草在沙里扎下方格(草方格) , 待固沙后再栽草或适宜沙漠生长的植物 。 在实验站的果园里 , 苹果、梨、葡萄不但品相好 , 且含糖量高、产量也大 , 主要是日照时间长 。 这里的成功经验 , 受到了联合国相关组织的重视 , 每年都在这里办学习班 。 我们到实验站参观时 , 科研人员很热情 , 详细介绍情况 , 还让我们品尝多种水果 。

草方格
那天 , 部队出发时天气还算好 , 可走到半路时下起雨来 , 我有点担心 。 团政治处副主任吴建义说:“雨不大 , 弄不好到那儿就晴了 。 ”我们到达沙坡头时 , 像没下过雨一样 。 我向大家讲述了所闻所见的神话故事 , 笑声、赞叹声、探讨声不断 。 沙坡头的神话传说 , 一直向更远的地方、更多的人群传播着 。

1963年9月 , 中科院部分科技人员来到中卫召开治沙研究工作会议 。 前左为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
1985年百万大裁军 , 186团改为兰州军区守备二团 。 部队移防前 , 全团官兵集中一周时间 , 把迎水桥到沙坡头的沙石公路整修了一遍 。 当年 , 中卫县负责双拥工作的常务副县长雷存康 , 后来当了宁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 , 多年来一直和186团官兵保持着联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