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发力:高质量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二 )


(四)建设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十四五”期间,在全面建设已评定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基础上,重点推动贵德县和新华联国际旅游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旅游度假区发展生态旅游,严格审批旅游度假区内的建设项目,保障区内大气、水、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强化度假区内的公园绿地建设,提升绿化水平,鼓励度假区内建筑设施采用节能技术;从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设计、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升生态化建设水平,打造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二、构建生态旅游线性产品体系
(一)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密切衔接青海省“一环两廊六区多点”的生态旅游总体布局,以国省道为基础,以三江源、黄河上游、青海湖、祁连山、昆仑山、“丝绸之路”青海道、“藏羌彝”文化走廊等为依托,打造景观优美、体验性强、辐射能力广、服务完善的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优先推动青藏公路、227国道、214国道、315国道、沿黄公路等生态资源富集的线路产品建设;重点利用国省宣传推广平台和互联网新型传媒,强化线路产品对外营销。
(二)建设生态旅游风景道
以青海省现有的公路交通骨架为基础,构建连接省内重点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的风景道体系,其中“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4条核心风景道,包括祁连山风光生态旅游风景道、青海湖人文生态风景道、黄河上游生态景观风景道和海西州盐湖主题生态旅游风景道。后期逐步打造唐蕃古道、三江源、河湟文化、热贡艺术、昆仑文化等多条风景道,形成“4+N”的生态旅游风景道发展格局。风景道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体现自然人文景观内涵,完善游憩功能,增强游憩服务设施,修复或重建沿途有历史人文价值的标志性古迹,营造富有地域特色、主题鲜明的公路景观,激发出风景道的交通价值、美学价值、游憩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完善道路沿线配套服务
围绕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和生态旅游风景道,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道路设施日常维护管理,提升道路交通通行和运输能力;依托道路沿线的节点城镇、服务区、加油站等,布局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并通过建设自驾车营地、服务驿站、露营点等,进一步完善线路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餐饮、住宿、观光、购物、娱乐以及车辆维修、应急救援等多样化的旅游服务;完善道路沿线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观景台、摄影点等配套服务;按照属地化和部门化管理原则,强化道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形成生态旅游特色城乡体系
(一)建设青海省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推动西宁市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格尔木市、玉树市创建省级旅游休闲城市,初步形成“一核两极”的城市旅游发展架构;结合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按照旅游休闲街区标准,配套建设一批旅游休闲街区,做到旅游休闲功能突出、旅游休闲产业完善、旅游休闲环境和谐、以满足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旅游休闲需求,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注重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的生态属性,将优化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不懈的开展,强化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