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的寒冬中逃离出来 , 来到江南 , 走进昆山最有文艺气息的亭林园&昆曲博物馆参观学习 。
【昆山|亭林园感怀:昆曲何以流传千百年,成为百戏之祖】“昆戏唱响亭林园 , 犹如碎玉舞翩翩 。 远山近水皆成画 , 世间何处不醉人?”
逛了半天 , 总算搞清楚了一个长存心中的疑团:千百年来 , 大部分戏曲流派消失了 。 而昆曲为什么可以传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 生命力还如此旺盛 , 并且启发了包括京剧在内的一系列剧种?
我以为 , 昆曲发扬光大 , 不是靠什么政策的鼓励 , 官方的拨款 , 而是成为了一种根植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 融入到生活常态的艺术形式 , 不用刻意的去谈保护和传承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呢?是因为我今天在亭林园走访的时候 , 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民间的表演艺术家 , 在各个角度演唱昆曲经典剧目 。 当然 , 除了昆曲 , 还有唱现代歌曲的 , 有跳舞的 , 有舞剑的 , 有练太极的等等等等 , 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形式在此上演 , 而且都是自发的 。 在昆山这片热爱艺术的土地所 , 哪怕当年出现的不是昆曲 , 而是其他艺术形式 , 也能传承下来 。
有老一辈的昆山人告诉我 , 昆山处处是舞台 。 昆山多水多河 , 过去没有这些高楼大厦 , 人们往往依水而居 。 逢年过节时 , 戏班子划着小舟在荷花淀里就开唱了 。 唱戏的人在舟上 , 听戏的人也在舟上 。
我作为一个外乡人 , 闻之而悠然神往!
我想 , 融入生活 , 应用于生活 , 这才是一门艺术、一种艺术形态能够传承不衰的关键所在 。
艺术 , 无论是何种形式 , 其生命力都来源于人民 , 来源于生活 。 只有当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 , 才能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 , 不要刻意为了保护而保护 。 昆曲如此 , 别的艺术形态或者非遗文化亦是如此 。 就像四川麻将 , 你需奔走疾呼 , 唤醒民众的传承保护意识吗?
反过来看 , 近些年消失的那些所谓“国粹”“民间艺术” , 无一例外都是远离人民生活的 。
此刻 , 作为长期关注山西古建文物保护的普通个体 , 我又忍不住想起了山西的文物保护和传承之忧 。 对于山西古建筑保护来说 , 最好的保护其实也就是利用起来 , 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简单来说 , 就是广仁王庙的开发保护模式 。 ) 。 而不是让古建文物高高在上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昆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 苏州|苏州恩纶亭:古老园林中的神秘角落
- 北京旅游|南京仰止亭:传统建筑的韵味与历史沉淀
- 喀纳斯|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一馆藏古今,曲韵悠长,成为昆山旅游新地标
- 华亭|华亭:银杏染深秋 一城景如画
- |江湖汇观亭: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景之美
- 第二届保亭红毛丹文化节29日启幕,将陆续推出花样活动
- 水上乐园|\龙门南昆山:泳道、泡池、秘境,打造独特旅程!\
- 旅游攻略|避暑天堂,南昆山,体验夏季清凉
- 昆山|昆山十大必玩景点,去过九处才算玩转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