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新市古镇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石桥,还有古迹背后的人与故事( 三 )


新市留存下来的古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无不融合着不同时代的“名人效应”之精神,影响之深远,引人入胜。参观【新市文史馆】时我吃惊地发现,原来这个默默无闻的江南水乡小镇,历史上出现过这么多的名人。其中就有一个叫【陈霆】的,值得一提。新市古镇|新市古镇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石桥,还有古迹背后的人与故事
文章插图
陈霆是明朝的进士、学者,土生土长的德清人,他的生平和吴潜有些许相似之处:都曾在仕途上大起大落过。但陈霆比较幸运,中年得以平反,随即识趣地告“老”还乡。或许是这一份心怀平淡、懂得取舍的性情受到了上天的格外厚待,陈霆真正的“辉煌”人生,反而是从远离朝廷开始。新市古镇|新市古镇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石桥,还有古迹背后的人与故事
文章插图
回到家乡的陈霆开始专心写书,在余生的几十年中,他先后创作和编纂了《仙潭志》、《两山墨谈》、《渚山堂词话》等作品,留下了“三潭夜月”、“仙潭十景”等珍贵记录,为后人研究新市古镇的历史人文和景观风貌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文献,也为我笔下的这篇游记提供了详实可考的素材,总之谢谢他老人家了(手动合十)。与吴潜丞相笔下的幽怨自抑相反,陈霆诗词字里行间的气质就闲适淡泊了很多:“细草幽香受履痕,东风更为客开门。竹余新笋供茶料,树借繁荫盖酒尊。”瞧,这句句透露着的都是看淡和“放下”的通透心境。新市古镇|新市古镇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石桥,还有古迹背后的人与故事
文章插图
如果说陈霆对新市古镇的的贡献在于“文”,那么朱泗则在于“武”。关于【朱泗】的生平史料其实很少,我也是从陈霆编撰的《仙潭志》中才找到了有关他的小段描述:凤阳泗州人朱煦夫妇随军滞留新市,诞朱泗。朱泗的(叔辈)爷爷和叔伯都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父亲是那一朝的“镇国大将军”(一说是朱泗本人)。朱泗出身将门世家,取祖籍之“泗”字为念,成为了新市古镇的“奠基人”。新市古镇|新市古镇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石桥,还有古迹背后的人与故事
文章插图
公元308年的晋代,隔壁的陆市人因家乡发洪水而迁徙到了新市。正是这位朱泗将军带领着一方百姓挖通了江南运河及本地段的渠道。此外,“仙潭十景”就是在朱泗的参与“规划”下初步成型的。为了纪念朱泗,后人为他修了庙,每逢清明节都会上香祭拜,祈愿他的在天之“灵”保佑一方人民来年风调雨顺。这一习俗随着京杭大运河沿岸的人丁兴旺和新式桑蚕业的贸易繁荣而发展成为了“香市”——也就是此前游记中提到的新市古镇每年一度的著名民俗活动“蚕花庙会”的前身。新市古镇|新市古镇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石桥,还有古迹背后的人与故事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