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杂物的不断堆积,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他们的注意力变得分散,经常处于焦虑不安中,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抑郁症的表现 。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说明你病了|心理学解析囤积症
斯泰吉蒂(Steketee)教授试图将囤积行为和强迫行为相联系,囤积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这一点和强迫性心理障碍很相似 。
囤积症患者喜欢不停地添置新东西,同时也舍不得扔掉旧东西,对于那些已经坏了无法再次使用的东西还是不愿意扔,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强迫行为了 。
这种强迫的囤积行为是对自己心理创伤的一种弥补,他们有强烈的占有欲,内心的空虚只能通过囤积东西来填补 。
但是,这个过程会让他们深陷焦虑之中,很可能会诱发精神类的疾病,许多的抑郁症患者早期正是明显的强迫症或者囤积症患者 。
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症状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扔东西开始 。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说明你病了|心理学解析囤积症
极简主义生活
西方社会有一句名言:“less is more.”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极简主义的生活观念 。许多女生为了消费的快感会选择“买买买”,但是,等热情过去了,她们会发现有些东西自己根本用不上 。
极简主义提倡的核心生活观念就是:虽然少,但是好 。在我们经济能力的承受范围内,不断地减少数量,留下自己真正需要且喜欢的东西 。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说明你病了|心理学解析囤积症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详细的教导了人们怎么扔东西,即只保留最能带给自己的幸福感的东西 。事实上,整理后你会发现,你常用的东西也就那么几样 。
当你给自己的家做了一个大减法以后,你会觉得无比的放松与舒适,同时你也可以将这种理念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放弃过多的计划目标,做到极简生活 。
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说明你病了|心理学解析囤积症
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文章《神奇的数字 7±2 》中明确指出,人类的大脑一次能够理解的内容和概念的数量是有限度的,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容纳超过 7±2 的记忆项目,超过界限之后的内容只会让我们觉得疲惫,从而产生无形的压力 。
学会断舍离,让我们明白事情的轻重主次,毕竟,家的空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几百个手机联系人和堆满的衣橱都不会使我们快乐,而这种好像拥有很多的错觉才是我们不幸福的根本原因 。
轻度囤积症如何破?对于轻度囤积症要注意:记录日用消耗品的消耗周期;固定备用品的收纳位置;购买前问自己:这个物品是必须买还是可买可不买?
1、记录日用消耗品的消耗周期
可以制作一个表格,如大概多久用完一瓶洗发水,多久用完一提抽纸,一瓶洗面奶大概用多久,一般情况下只囤积三个月或半年的物品 。这样对自己家消耗日用品的周期有个总体把握 。
2、固定备用品的收纳位置
一出一进,拿出一瓶储备一瓶,如果家里已经有了储备品,去超市看到促销时也能不为所动了 。盲目购物是容易囤积的原因之一 。去超市前先看看自己的储备品,列个清单,只买清单上的商品,一来节省时间,二来也不容易过量囤积物品 。
3、购买前问自己:这个物品是必须买还是可买可不买?
三问:这物品对我有用吗?有地方收纳吗?有无替代品?
这个问题在做过节日整理后问效果特别好,因为节日的整理已经扔掉了大部分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所以再次购物时会更加谨慎,不会随随便便带物品回家 。
扩展资料
品质生活,需要断舍离
虽然患有囤积症的人并不多,但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喜欢囤积各种各样的东西的习惯 。不断的囤积,都会或多或少对生活产生影响 。追求品质生活,需要断舍离 。
“断”需要我们学会筛选,有选择、理性地购买,不贪小便宜,不为冲动买单 。买东西时要多想想,我是不是现在就要用,这个物品我可以用多久,物品只有用起来才会有价值 。现在不需要的以后再购买,需要时间不长的可以选择租赁等,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物品闲置不用的可能,也可以节约开支 。
“舍”则是舍弃多余的废物,对于过去用过而现在不用的东西,于我们而言价值不大,卖掉或送给有需要的人用,这个东西的价值才会重新焕发 。
“离”即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定期强迫自己清理这些无用的物品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联想的意思是什么
- 带姓氏开头的成语
- 动漫工作室的经营范围有什么
- 夸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画的版权问题
- 气垫用在化妆的哪个步骤
- 手机屏幕lcd和led的区别
- 代表爱的词语有哪些
- 能配裙子又能配裤子的鞋子
- 南袁北李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