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歌曲《浏阳河》词作者徐叔华逝世

【花鼓戏|歌曲《浏阳河》词作者徐叔华逝世】三湘都市报11月30日讯 “浏阳河 , 弯过了几道弯 , 几十里水路到湘江……”对于湖南人来说 , 《浏阳河》几乎都会跟着哼唱 , 曼妙悠长熟悉的旋律穿透几代人的岁月 。今日 , 采访人员得知 , 成就这首歌的词作者徐叔华先生今晨在北京逝世 , 享年90岁 。
一首歌成就一座城
徐叔华 , 湖南长沙人 , 1931年生 , 曾任湖南戏曲研究所副所长 ,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 1949年9月参加湖南省湘江文工团 , 任演员 , 曾成功演出过《哑巴劳军》《白毛女》《兄妹开荒》《女社员》等名剧 。 后从事编剧工作 , 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作品 , 为人们所熟悉的有歌舞剧《双送粮》、土家族大型神话剧《春哥与锦鸡》、花鼓戏《补锅》《还牛》等 。 《浏阳河》的歌词是解放初期 , 徐叔华写的小型歌舞剧《双送粮》中的主题歌 , 也是其从事戏剧创作的第一个作品 。
2017年6月28日 , 怀着对浏阳的深厚感情 , 徐叔华以86岁高龄再回浏阳 , 应邀聊起《浏阳河》的最初创作 。 “它其实一开始 , 就是花鼓戏的唱段 。 ”徐叔华笑着说 。
故事追溯到1950年 , 湖南土改运动开始 , 当时湘江文工团一批搞文艺工作的年轻人被分成几个工作队下到田间采风 , 19岁的长沙人徐叔华 , 也是其中一员 , 被分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 , 他有一副好嗓子 , 爱唱民歌 。 很快就秋收了 , 分到了田地的农民有了种粮积极性 , 交公粮路上也颇有些你追我赶的味道 。 那种热闹欢腾的生活气息感染了徐叔华 , 他顿时来了灵感:“我想着一位爷爷和孙儿推着小车送公粮 , 不小心车陷水沟 , 他们想请一位青年帮忙抬车 。 青年有意逗弄 , 就对孩子说:你要是答得出我的问题 , 我就帮你抬 。 ”
青年问了什么问题?花鼓戏剧友们都心知了然 , 那自然是“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
当时 , 为了庆祝土改成功 , 政府决定举办一场文艺晚会 , 要求文工团的每个人都要创作一部作品 。 徐叔华很快就创作出了《推土车》 , 后来改名为《双送粮》 。 而这个演出大受好评 , 被选送到了北京演出 。
1959年 , 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来湖南访问演出 , 提出联欢时唱一曲湖南民歌 , 经过接待方再三斟酌 , 将《双送粮》的词 , 结合作曲家朱立奇、唐璧光“送瓜调”的曲 , “组装”成了如今火遍了大江南北的《浏阳河》 。
为署名权打了多场官司
徐叔华一直被同行誉为音乐圈的“王海” , 因为《浏阳河》的词作者却被标注成了“湖南民歌” , 徐叔华的名字消失了 。 从1997年起 , 他开始为自己争取《浏阳河》词作者的署名权 , 到2004年打了12场官司 , 堪称绝无仅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