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黄河谣|行走在黄河故道上( 二 )


夏津人终于有了自己稳定的家,祖祖辈辈在这里重复着单一的植树种棉的劳动,过着土里刨食的贫困潦倒的生活。

古黄河冲积而成的夏津平原,是最适宜棉花生长的区域,是全国第二产棉区。棉花,成了夏津田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夏季绿油油,秋季白花花,一派丰饶美丽的景象。
而黄河故道上,却是“沙漠荒凉,人烟凋敝”,“地半沙滩,不宜稼禾”。可经过多年水冲沙压生存下来的树木,竟然埋而不死,仍顽强地延续着生命。特别如枣、梨、桑等耐旱涝的果树,虽腰断骨折,残缺不全,但仍百折不挠,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公元1674年,即清朝康熙十三年,遭贬的朱国祥到夏津任知县,在体察民情时,他发现旧河道沙土适宜栽种果树,于是大力倡导百姓“多种果木,庶可免灾而欲财用”。以此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民生条件,接济百姓生活。历经几百个岁月的封沙造林,过去荒凉不堪的旧河道,变成了花果飘香的茫茫绿色长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成为夏津的天然屏障和绿色长城。经过农人们世世代代的辛勤经营和管理,逐步形成了集果树和木材树为一身的生态森林。在长18公里、宽7公里的黄河故道上,林地面积达到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1.8%。他们不断完善接力管护措施,加强林木资源的管理,即使在经历战火和“文革”时期的浩劫,不少地方的古老林木残遭不同程度的历史性毁灭,但这里仍完好无损,古树参天。
这些古树之所以得以生存下来,是因为百姓有着对古树感恩的传统情结,念念不忘古树奉献的累累果实,养活了濒临灭绝的一代又一代黄河儿女的生命。像珍惜自己的生命那样保护和珍惜古树,成了夏津人的自觉行动。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生存环境。
夏津,因黄河故道森林资源丰富,素有“小杂果之乡”的美誉。植物资源达55科、117属、210个品种。杂果主要有枣、梨、桑、柿、桃、杏等树种,木材绿化树主要有松、柏、槐、杨、榆、桐等树种。树龄达百年以上的杂果古树群达十处之多,共二万多株。
为了使这些古树更好地得以保护,造福人民,夏津县在绿色的黄河故道上开辟了森林公园。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森林环境优美。经过夏津人几年来的精心挖掘和打造,已经成为黄河故道上唯一的古树最多的生态植物园。

公园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布局,在跨乡镇连片开发的同时,以古老的果树分布划分了区域,辟有槐林、义和庄园、杏坞园、颐寿园、朱公祠、点将台、杏坞书院、大云寺、会盟台等景点,硬化了林间公路和林间小道,形成了28.8公里的旅游观光线。一幅绿色生态画图由北而南次第展开,游人穿行其间,如同行走在绿色海洋里,满眼的绿,浑身的凉爽。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