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游|巴黎,改日再见( 三 )


据赫斯特回顾 , 在刚开始着手画樱花时 , 他参考了很多画册和照片 , 并用粉色和白色颜料调出了想要的樱色 。 没承想 , 最初画出的樱花却是清丽有余 , 力度不足——甚至有点像对大卫·霍克尼水彩画的粗糙模仿 。 这可太糟糕了 。 后来 , 他开始细心观察街上的绿叶树 , 发现在光线的照射下 , 叶片间的色彩比印象中纷繁得多 。 他开始在画面中加进红色、黄色、橘色、绿色、蓝色 , 用多重色彩进行一层层堆染 。 最终 , 在不同色彩形成的对比效应下 , 理想中“真切”的樱花出现了 , 且殊途同归般地带有着他此前作品中的抽象意味 。 那些画面仿佛在具象和抽象中搭建了桥梁 , 是让他十分满意的成果 。






听到这段叙述也觉有趣 , 那种在街道上观察植物的状态 , 确实不像是以前的赫斯特了 。 可再想想 , “创造规则 , 再观察到自然的某种无规律状态 , 由此打破规则 , 最终达到理想的无序” , 这样的创作逻辑 , 其实是深度匹配着赫斯特一贯的方式的 。 真正的无序 , 总需要刻意的矫正与修饰才能达成 。
和“视觉糖果”系列的小画幅不同 , 赫斯特画出了与现实等比例的樱花 , 让人们恍如看真的樱花树一般看画 。 这个想法听上去十分淳朴 , 却也和上述所有努力一样 , 帮助赫斯特通向了他理想中的真实 。



因此 , 当我们认真面对着这份真实 , 断绝旁骛地将专注之心埋进这些樱花中时 , 就会得到一种极为真实的体验 。 这是不被干涉、不期得道、不需憬悟的自然状态下获得的体验 。 和大卫·霍克尼无关深刻却用绝对的自在回归到表达本质的风景画一样 , 我们也不必过多地剖析这些樱花 , 就像欣赏十九世纪的大师们在巴黎郊区画出来的名作一样 , 那亦是“真实”“纯粹”的画面 。 因为真实 , 所以纯粹 。 对欣赏者来说 , 从心底用最大程度的坦然接受这份纯粹 , 就此融进画面 , 捕捉到一份隐秘的自我情感 , 便是一种极珍贵的获取了 。
描绘樱花的人何其多 , 与那些赋予樱花以意义的作品相比——就像日本人在樱花飘落中解出消逝之美 , 再做相关创作 , 实则是将虚构的樱花强行延展到了民族美学的范围之内 , 也算“我执”的另一种——与此比较 , 赫斯特在做的 , 只是在自我留存的前提下 , 把樱花描绘得单纯、美丽又“空洞”(非贬义)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赫斯特当然知道世人为樱花赋予过的意义 , 深谙樱花所连接的几多意识形态 。 在此前提下 , 仍能目中无人地画出这样的樱花 。 就像把樱花的无限可能性远远地抛开 , 只留下看樱花这件事本身 。 解构结构 , 瓦解默契 , 如此的反常规 , 或说对反常规的逆反 , 真是相当达明安·霍斯特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