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回眸百年望敦煌今昔( 二 )


为了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近几年我多次参加了敦煌研究院组织的考察团 , 前往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伊朗等国考察古代文明的遗址 , 特别是与佛教传播有关的遗址 。 通过实地考察 , 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不同文明对佛教石窟内部空间营造的影响:胡貌梵相的佛陀随着丝路的延伸而逐渐中国化 , 佛塔由简练的覆钵演变成繁复的密檐式中国塔 , 套斗藻井从阿富汗巴米扬经新疆传到了敦煌……
《世纪敦煌》一书是我从事石窟摄影和敦煌摄影文献研究30多年的成果之一 。 这个出版计划在多年前就形成了 , 但我勤于拍摄而拙于写作 , 以致十年前完成的项目一直拖到现在才付印 。
本书正文中的历史照片几乎全部由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拍摄于1908年 , 考虑到这些照片的重要性 , 探险团团长伯希和在100年前就坚持把它们公诸于世 。 正因如此 , 今天的我们才能够通过这些照片 , 直观地感受到100多年来莫高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而发生的变化 。 同时 , 也希望通过这些新旧照片的对比 , 唤起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
二、快门声响彻洞窟内外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 , 西方列强在分割完海外殖民地之后 , 又掀起了中亚和西域探险、考古热潮;1840年后 , 各帝国主义国家派遣大批考察团、探险队来中国考察 。
据统计 , 仅从1840年到1949年间 , 到达中国西北地区的探险队就有156批之多 , 他们在我国西北的考察 , 既有学术目的 , 也有政治和军事目的 。 正如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所说 , 考察中国的北部边疆不仅有很大的科学价值 , 而且还可以为沙俄侵略中国西北提供资料 。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 打着各种名义的外国探险队接连来到了敦煌 , 他们在进行探险、考古、测绘等活动的同时 , 也在敦煌拍摄了许多照片 , 记录了那一时期敦煌的名胜古迹、政治图景、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 根据目前的调查 , 敦煌和莫高窟最早的照片是英国人斯坦因于1907年拍摄的 。 从1907年至1949年 , 有16批次来自国内外的个人或团体在莫高窟拍摄了照片 , 数量有4900余张 , 内容广泛涉及莫高窟的周边环境、崖面上的洞窟布局、洞窟内部空间和壁画彩塑 。 今天回看这些照片 , 由于它们记录了莫高窟较为原始的历史信息 , 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石窟考古和营建史研究提供了可视化的史料 。
1907年3月 ,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率领他的第二次中亚探险队 , 经罗布泊前往敦煌 。 他最初的目的是到敦煌考察古迹 , 但在敦煌进行了短暂的考察后 , 他就明确了此行的目标——考察敦煌的古代长城遗址 , 考察莫高窟 , 搜集藏经洞出土的古代文献 。 驻留莫高窟期间 , 他利用了三清宫住持、道士王圆箓的无知 , 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骗购了24箱藏经洞出土写本、5箱绢画和丝织品等珍贵文物、文献 。 可以说 , 对莫高窟藏经洞文物的洗劫 , 斯坦因是罪魁祸首 。 但同样也是斯坦因 , 第一次在莫高窟架起照相机 , 快门声第一次在洞窟内响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