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以新文科建设为支点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师生问道躬行( 二 )


深耕新文科建设 , 打造实践平台
由于历史原因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下设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 , 专业壁垒长期存在 , 隔阂明显 , 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长久发展 。
学院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 , 面向社会需求 , 整合三个专业 ,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传播人才 , 由此在全国范围内较早遵循并践行新文科的交叉、协同、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 。
这一人才培养的“山青模式”很快得到认可 , 2021年 , 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双双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 。
大学校园内的新文科建设不仅使校园外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成为可能 , 而且同“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实践平台相互促进 。
该中心成立于2018年 , 目前已形成乡村振兴研究、地域文化与传播研究、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科研方向 , 积极开展服务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地域文化传播研究和社会调查 。
3年前 , 卢国华入职文化传播学院 , 成为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的骨干成员 。 入职手续刚刚办好 , 他就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莱芜农村 。
两年 , 4个寒暑假 , 90多个周末 , 卢国华和他的“蚯蚓 田野”工作室成员们走街串巷 , 访谈考查 , 拍摄村情村貌图集上千张 , 采集村民个人口述影像素材数百G , 创作完成纪录片《房干年俗——请家堂》《黑龙潭——龙王庙会》《村民大会》等影像片12部 , 收集具有珍贵价值的原始文化数据材料一大批 。
36岁的逯艳博士也有自己的工作室 , 名为“格格有猫” , 在地域文化传播与研究过程中 , 她将工作室特色定位为“新媒体+地域文化” 。 短视频中的传统戏曲莱芜梆子 , 漂亮动图中的地方美食 , 还有原创音乐传达出的对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尊敬……
“基于应用视角的乡村文化调研与传播实践 , 倒逼和促进了学科、专业融合发展 , 不仅提升了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 , 增强了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培养成效 , 更是一堂生动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课 , 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基层、理解基层、扎根基层 。 ”该校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连峰说 。
言传身教 培育复合型人才成果初显
一个好平台会带出一群好老师 , 而一个好老师又会影响一批好学生 。 目前 , 该校文化传播学院拥有20多个教师工作室 , 老师们言传身教 , 学生们进步明显 。
单就地域文化传播研究层面 , 该学院学生公开发表论文近10篇 , 获批省级以上大创项目20余项 , 20多支乡村文化调研传播社会实践团队获得校级和省级表彰 。
跟着卢老师一起去调研的学生们慢慢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 卢国华将学生最初参与乡村文化调研时的状态形象地称为“既嫌弃又被嫌弃” , 面对老人端来的最好的待客糖水 , 一些学生撇嘴嫌弃 。 慢慢地 , 随着调查深入 , 学生们常常被老人充满历史感的讲述感动至落泪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