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剑桥,洋溢着希望之光的地方( 四 )


剑桥镇的三一大道是全镇的精华所在 。 庄严的圣约翰学院 , 有全剑桥最高大的教堂;古老的庭院保持了都铎王朝时期的风格 , 肃穆而保守;叹息桥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和沧桑 , 在康河的柔波上诉说着人生的哀愁和失意 。 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诺贝尔奖得主最多 , 经济实力最为雄厚 , 是剑桥大学的宠儿 , 牛顿这个学院培养出的知名校友更让无数游客变成了虔诚的崇拜者 。 导游总会津津乐道地向游客介绍学院门前的苹果树 , “那是砸到牛顿脑袋上的苹果树的后代 。 ”也会饶有兴致地介绍学院大门上方那个亨利八世的石雕:几百年前的一个漆黑夜晚 , 石像手中的石制权杖被一个调皮的学生偷偷调换成了木桌腿 , 校方发现后并没有责罚这个学生 , 反倒默认了这个“既成事实” 。 时至今日 , 这个故事仍被视作学校鼓励学生挑战权威的一段佳话 。
绕过三一学院 , 就到了宽阔的广场 。 高大的学校议会大厦(现在是学校的行政大楼)耸立于此 , 每年的毕业典礼在此举行 , 校长将亲手为每一位毕业生拨学士帽上的流苏 。 对面的圣玛丽大教堂是个塔式建筑 , 为全镇最高 , 登上塔顶可将剑桥全景尽收眼底 。 沿着广场再往前走 , 便到了人头攒动的剑桥标志——国王学院 。 学院的礼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闻名世界 , 那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式建筑成为整个剑桥镇的骄傲和荣耀 。 礼拜堂建于16世纪初 , 历经5位国王 , 用了近90年才兴建完成 。 教堂的彩绘玻璃是文物中的精品 , 经校方保护 , 成功躲过了二战德军的轰炸 。 由于得到数位国王长年的关心和支持 , 学院的建筑规模宏大 , 学术声誉非同凡响 , 文化上也最有特色 。 从1928年起 , 学院的儿童唱诗班定期于每年的平安夜上演“圣诞欢歌” , 通过BBC向全世界直播 , 据称听众超过2亿 , 成为英国文化的一大亮点 。
国王学院古老悠久的院墙和气势磅礴的礼拜堂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 尽管英国有更为宏伟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 但它被伦敦的繁华和喧嚣所扰 , 高大得让人窒息 。 国王学院的教堂更像是缩小版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 它在艺术设计上不乏创新和突破 , 自信地矗立在镇中心 , 既有让膜拜者敬仰肃穆的威严 , 也有一份让看客心灵得到净化的亲和;它高大但不给人以压力 , 古老但不缺乏艺术上的精细 。 它那淡黄色的墙面在蓝天下显得格外耀眼 。 当阳光把礼拜堂的穹顶镀成金色 , 学院更添了几分深邃和祥和 。 当然 , 除了宽敞的庭院 , 让人陶醉不已的还有庭院背后的开阔绿地 , 此处的康河更像一条绕在少女身上的腰带 , 悄悄地拥抱着庭院 , 再悠然而去 。 躺在青油油的草地上 , 望着河水静静流过 , 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 但最动人的场面当属几条撑篙小船上载着的谈情说爱的男男女女 , 笑声、水声、鸟鸣声伴着午后的暖阳 , 真是“一剂灵魂的解药” 。 闭了眼 , 忘了时间和空间 , 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我不由想起当地报纸上刊载的一条新闻 , 标题是《英国91岁老人志愿当国王学院的门卫度过余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