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读书笔记摘抄 艾青诗选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摘抄 艾青诗选

文章插图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精选题及答案
1、填空 。(7分)
(1)“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多么强烈,多么恍惚,多么庄严!”选自《艾青诗选》,作者原名_________,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笔名发表了长诗《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4分)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摘抄 艾青诗选】(2)“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__________》(填诗篇名),这首诗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1)蒋正涵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太阳 光明
(2)鱼化石 示例:生活中如果遇到痛苦和挫折,要勇敢地抗争,生命的意义在抗争中得以升华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9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
(1)以上文段选自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大堰河”是“我”的______(关系) 。(2分)
(2)诗歌主要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1分)
(3)请结合原著回答:(6分)
①诗中两次写到“我是地主的儿子”,有什么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中许多节都是开句和结句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大堰河——我的保姆 奶娘(或乳母、保姆)
(2)排比
(3)①诗人点明自己的家庭出身,但自己只是这个家庭的“新客”,为下文赞美乳母大堰河作铺垫,同时暗含作者背叛家庭的愿望 。
②这是反复的修辞,这种前后照应、反复吟诵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回荡气势,从而渲染了气氛,突出了各节的主旨 。
3、名著阅读 。(5分)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1)诗中的“它”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太阳 。
(2)本诗蕴含着诗人对光明(或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
4、名著阅读 。(6分)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城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手推车”是全诗的主要意象,这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深刻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 。第一,它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所遭受的深重灾难;第二,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了“北国人民的悲哀”,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保守、刻板、落后的生活方式下的北国人民的悲悯之情 。
(2)诗人通过对生活中捕捉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手推车,进行艺术刻画,传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首诗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一个对改变“手推车”的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有益的哲理性启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