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钗头凤》全词 陆游



陆游《钗头凤》全词 陆游

文章插图


文:王建斌 读史专栏作家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这首咏物词《卜算子·咏梅》,显示了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它的作者,就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 。
陆游《钗头凤》全词 陆游

文章插图


陆游诗词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爱国情怀 。
杨慎说:“陆游的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
朱熹评价:“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
杨万里也说:“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
周恩来总理曾谈到:“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北宋越州山阴人 。他生逢北宋灭亡之时,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父亲陆宰,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到主和派的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出身名门,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 。
北宋灭亡(靖康之耻)时,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陆游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他的人生也有很大影响 。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 。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己任,把消灭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人生第一等大事,但是,他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 。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均有很高成就,他的大量诗歌,既表现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 。其诗文语言平易流畅、章法严谨,既有李白的雄奇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
1153年,陆游进京参加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 。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五年后秦桧病逝,陆游才得以入仕 。
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陆游骑驴入川,颇不得志 。陆游任蜀州通判期间,深入考察地方风土民情,非常喜欢这天府之地,萌发出“终焉于斯”的念头 。
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后任职江西,次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上奏朝廷请求赈灾 。给事中赵汝愚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 。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 。陆游在严州任上,深得百姓爱戴 。
1189年,陆游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意见,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中原 。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陆游削职罢官 。陆游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
1203年,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遂以此致仕,绍兴知府辛弃疾拜访陆游,促膝长谈共论国事 。后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早日实现复国大计 。
1206年,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 。但是,北伐最终失败 。陆游得知悲痛万分 。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病情日重,卧床不起 。终于没能熬过那个冬天,与世长辞 。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诗的成就最高 。陆游的诗涵盖面非常广,语言“清空一气,明白如话” 。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昂扬豪壮中充满苍凉悲怆,既是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 。
陆游的诗歌也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 。《游山西村》一诗,色彩明丽,在景物的描写中寓含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为广泛流传的名句 。


陆游《钗头凤》全词 陆游

文章插图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