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三伏怎么算出来的】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天算初伏的第一天,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
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 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 , 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 , 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 , 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端午节后五彩绳怎么处理
- 打雷就跳闸怎么解决
- 怎么判断山上有蝎子
- 拖鞋漏气声音怎么解决
- 榴莲蜜怎么看熟不熟
- 寝室上铺闷热怎么解决
- 催熟的西瓜怎么分辨
- 端午艾草挂完怎么处理
- 熊猫怎么叫
- 屋里蚰蜒是怎么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