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行实地监测 开展科学保护:在高黎贡山,护多样生物( 二 )


2005年 , 云南提出要保护极小种群物种 。 2010年 ,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将62种植物、50种动物列为极小种群物种 , 实施抢救式保护 。 在高黎贡山 , 野外摸底后通过近地保护及人工繁育野外回归等手段 , 保护了大树杜鹃、保山茜、滇桐等濒危、极危物种 。
建立生物走廊带 , 优化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云南省保山市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共分为北、中、南三个互不相连的片区 。
做好保护离不开科学研究和大量实地监测 。 为解决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破碎化这一难题 , 1996年 , 保山市人民政府、原腾冲县(现腾冲市)人民政府将位于云南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国有林确立为生物走廊带 , 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一管理 。 “生物走廊带使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 两个保护区几乎连成一片 , 物种迁出迁进 , 形成了真正的野生动物通道 。 ”云南省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四级调研员李正波说 。
“有时我就在山上数猴子 , 看着从山头那边过来的猴子越来越多 , 以前一次只能数几十只 , 现在经常能数到上百只 。 ”守护菲氏叶猴10余年的护林员杨亚群激动地说 , 生活在生物走廊带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菲氏叶猴 , 数量从1996年的4群130只 , 增长到了2020年的8群300多只 。
让生活和生态一起变得更好
1995年 ,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等单位的帮助下 , 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在保山市百花岭村成立 。 “每年我们至少办两次生态保护培训讲座 。 ”协会理事长侯兴忠自豪地说 。
生态变好 , 生活也变好了 。 在高黎贡山的另一头 , 护林员张敏对此深有感触 。
2013年 , 张敏当上了高黎贡山独龙江管护站的护林员 。 “国家给了我们保护生态的任务 , 也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 刚做护林员时 , 独龙江这边的路特别不好走 , 没通隧道前 , 还会遇到大雪封山半年的情形 。 ”张敏回忆 。 2014年4月 , 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顺利贯通 , 张敏的巡山护林路也更便捷 。
在隧道附近的河谷 , 张敏架起了高黎贡山独龙江段的第一个红外线摄像头 。 “除了做护林员的工资收入 , 我们还种起了草果 , 农作物卖到了山外面 , 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 ”张敏说 。
【生物|进行实地监测 开展科学保护:在高黎贡山,护多样生物】独龙江乡乡长木小龙介绍:“目前我们的林下种植全部在次生林范围内进行 , 且对规模进行控制 , 绝不允许在保护区原生林下种植 。 巡护员定期巡查 ,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