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山东:黄河沿线风光美,乡村非遗气象新

黄河在山东流经9市 , 处处皆风景 。 浩荡的黄河水日夜流淌 , 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 其中的点睛之笔 , 是以非遗民俗为核心的文化资源 。 过去几年 , 山东将推动黄河沿线乡村振兴与当地非遗项目活化有机结合 。 一方面 , 对黄河岸边非遗进行系统挖掘保护 , 打造品牌;另一方面 ,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传统技艺创新传承 , 创造就业岗位 , 增加农民收入 。 地处黄河下游的齐鲁大地 , 全力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领域走在前头 。
务实保护 , 让举措有的放矢
628公里 , 是黄河在山东的流经长度 。 628公里的河道两岸 , 非遗项目如一座座丰碑 , 记载着沿线居民的生活历史 。 为推动黄河文化传承 , 山东持续开展流域非遗资源调查 , 完善传承体验设施和保护制度 , 充实乡村非遗专业研究力量 。
《聊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培育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 , 推动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传承发展 。 依托雕刻葫芦、泥塑、剪纸等非遗文化发展具有聊城特色的文化产业 。 《聊城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明确 , 整理保护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 , 培育乡村非遗传承人 , 鼓励支持非遗传承人、其他文化遗产持有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
过去几年 , 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进乡村非遗展示、传习场所建设 , 发挥广饶齐笔、黄河口草编、杨氏面塑等传统项目资源优势 , 支持开展项目挖掘、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 。 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 , 对非遗进行多元研究、创意开发 , 把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 。 2019年评选出市级非遗项目40项 , 市级非遗项目总数达到84项 , 2020年评选出市级非遗传承人28人 , 积极推荐东营优秀非遗项目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 , 丰富全市非遗名录体系 。
为更好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积极作用 , 菏泽先后出台《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印发《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 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生产、融入生活、融入市场 。 当地引导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公司+农户”等模式 , 吸纳贫困人群就近就业 , 增强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 , 推动助力乡村振兴 。 同时 , 开展“十佳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项目”评选 , 在全市非遗项目中筛选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关联性强的项目 , 于全市范围进行先进经验推广 。
创新发展 , 理念一换天地宽
相关专家指出 , 山东黄河沿线非遗面临的主要问题 , 是资源转化率低、保护传承方式单一 。
近几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 山东沿黄各市发挥非遗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 , 将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 , 保护文化传统 , 守住文化根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