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中国游客变了,2019回不去了( 三 )


目的地国家与中国游客都在变 , 市场难以重回2019年在与各大外旅局了解相关市场信息的过程中 , 他们也提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 , 就是中国游客再度走出国门的旅行偏好和需求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 。
其一是市场都在关注的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力问题 。 沈俐表示 , 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旅游消费进一步两极分化 , 追求“极致性价比”与“极致体验”的游客共同组成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出境旅游的“基本盘” 。
“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游客的旅行时间进一步拉长 , 旅行频次相应降低 , 在旅行过程中更加注重食住行游购娱以外的体验 , 从希望获得他人评价(炫耀型)转向注重内心的感受(感悟型) , 悦己为目的的旅行在逐步成主流 , 这就要求响应的旅行产品要更加的注重深度体验 , 休闲放松 , 而不是一味赶行程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为主 。 ”他谈到 。
其二是出境游产品价格的问题 。 由于之前三年境外目的地国家与中国的旅游交往都是暂停状态 , 市场即便是重新启动 , 一些供应端的渠道疏通问题都需要时间来一步步恢复 , 这也导致现阶段出境游产品的成本相较于疫情前有较大的增长 。
这一点常典娜在讲述瑞士旅游市场恢复情况时就已经有提到 , 她进一步表示 , 瑞士的吸引力在于高品质 。 游客们之所以选择瑞士 , 不是因为这里价格高 , 而是尽管价格较高 , 人们也愿意前来 , 瑞士的旅行体验与价格相比是值得的 。

“我想说的是 , 瑞士欢迎来自各行各业的中国游客 , 我们从来都不会只关注高净值或高奢市场 。 相反 , 我们着重吸引的群体是‘瑞士粉丝’或潜在粉丝 , 他们对瑞士的文化、服务、自然和风景都深感兴趣 , 愿意花钱来瑞士感受我们的热情好客 。 而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 , 这个早晚会随着市场恢复重回常态 , 相比于此我认为更大的难题是缩小疫情前后的产品差距 。 许多中国游客渴望他们的旅行更具个性化、文化沉浸感 , 和更加深度的自然体验 。 作为目的地的我们及旅游业者 , 需要的是努力打造与这些行为变化相适应的产品 。 ”
对此沈俐也表示认同 , 主观来说两国旅游业者对于尽快恢复中国游客出游澳大利亚都有着较强的期待与意愿 , 但是从客观上来看 , 目前存在着意愿与资源的不匹配现象 。 因为不管是从客源端还是从接待端来看 , 供应链的恢复还需假以时日 , 两边由于供需失衡导致的“有价无市”或“有市无货”现象屡有发生 。



站在旅游局角度 , 他认为目前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多做一些事情:一方面要鼓励支持更多的“产品入市” , 丰富产品供应 , 增加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各类访问、会谈、路演等活动 , 加强供需双方的沟通 , 增进理解 , 尽快构建出新形势下的“心理价位” , 这样市场才能够稳定繁荣 。 而他对于澳大利亚在提供安全可靠的出游环境 , 独特的自然人文体验的能力还是比较乐观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