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河西走廊之旅③|武威:河西首府,四凉之都( 四 )


晚餐后 , 我走到南城门广场上 , 当地人将西洋华尔兹与本土流行歌曲结合 , 翩翩起舞 , 宛若当年满城酒肆胡旋舞的盛景 。 五凉时期 , 西域艺术家与中原流亡文人汇聚在凉州 , 本地文化极为高雅 。
唐帝国时期的凉州城地位鼎盛 , 到了近代却多灾多难 , 1927年的地震和洪水天灾之后 , 接下来就是人祸 。 在地震后一年 , 1928年7月21日“凉州事变” , 驻守武威的国民军撤出 , 一些守城士兵退到北城门上 , 凉州镇守使马廷勷下令烧毁北城门 , 这座在大地震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城门毁于战火 。
1928年 , 除了战争还有大旱 。 到了1929年春夏时 , 民众只好外出逃荒 , 接着1930年冬天异常寒冷 , 又冻死不少人 。 1931年马步青的骑五师进入武威 , 统治这座城10年 , 苛刻的税收让曾经富庶的城经济萧条 , 在所谓的民国黄金十年里 , 武威一直多灾多难 。
武威南城楼在1927大地震中倒塌之后 , 到了上世纪90年代 , 城楼只剩下10米断壁残垣 , 1999年进行重建 , 城楼顶部建有三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 , 比旧城楼更加高大壮观 。
关于武威老城景观复建 , 就要提到英国旅行作家莫理循的照片 , 保存了大地震前武威城的图像资料 。 我对莫理循这个名字很敏感 , 因为北京王府井大街以前就叫莫理循大街 。 莫理循最大的影响还不是他的旅行文学和拍照记录 , 而是他曾经担任过袁世凯的政治顾问 , 之后在一战期间劝说中国政府加入协约国参与战争 , 中国因此以战胜国的身份获得了一些外交空间 。
莫理循在1894年来到中国 , 从上海沿江而上到重庆 , 穿越西南到达了法国统治下的缅甸 , 他的游记在欧洲引起轰动 , 这让他在1897年成为泰晤士报第一任常驻北京的采访人员 , 可惜他一直也不懂中文 。 1910年初 , 莫理循从北京出发开始西北之旅 , 他走过兰州、凉州、甘州、肃州、嘉峪关、星星峡、哈密、乌鲁木齐、伊犁 , 从喀什进入俄国控制下的突厥斯坦安集延 , 经圣彼得堡到伦敦 。 在甘肃期间 , 莫理循留下了大量沿途照片 , 这些照片为后人研究城市旧景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入夜之后的南城门广场上 , 上千人在舞蹈、聊天、嬉戏 , 场景很像王维的一首诗 , 他曾经在凉州做官 , 观摩了凉州乡下的祭祀舞蹈 , 在《凉州郊外游望》这首诗中如此记述:野老才三户 , 边村少四邻 。 婆娑依里社 , 箫鼓赛田神 。 洒酒浇刍狗 , 焚香拜木人 。 女巫纷屡舞 , 罗袜自生尘 。
南城门广场的地面上刻着若干首凉州词 , 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代表 , 其中最知名的大概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 , 古来征战几人回” 。 从南城门到文庙附近是一条热闹的夜市 , 虽然还是各自千篇一律的小吃和廉价商品 , 但和城门广场连成一片倒是有了繁荣盛景的氛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