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烨|知青档案:生我的是上海,养我的是徽州( 二 )
文章插图
杨烨在歙县
在黄山,杨烨不仅与教育结缘,还与文学结缘。
从小就爱看书,杨烨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徽州的山水人文成了文学创作的宝藏。1958年,杨烨开始在《黄山日报》上发表文章,他的作品一如他的名字,火盛、明亮。1962年,第一首诗《弟弟》发表在《安徽日报》。
1980年,杨烨调任县文化局,1987年在歙县文艺创作研究室,至2000年退休,先后出版散文集《悠悠古城情》《浓浓新安恋》(与杨晓余合作)和《徽州古牌坊》,主编专集《名人与歙县》等,发表剧本《心愿》《卖猪记》及大型黄梅戏《情怨》等。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文章插图
杨烨部分作品
2017年春天,杨烨已经回到上海定居,77岁的他携着长达70万字的散文随笔集《淡墨留痕》来到歙县,召开新书座谈会。“生我的是上海,养我的是徽州。徽州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我成长的养分,是徽州给了我一双翱翔的翅膀。”
【 杨烨|知青档案:生我的是上海,养我的是徽州】听杨烨说他的徽州情音频:00:00/00:47
文章插图
写作中的杨烨
文章插图
上海郎 · 牵手徽姑娘
文章插图
在中学时代,杨烨有过一段“两小无猜”的感情,1957年他从上海下乡时,初恋女友曾去送行。1965年,25岁生日时,杨烨回上海参加同学聚会,骑车上街买酒,右手持酒瓶、左手扶车把,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杨烨,你好!”回头一看,正是她,此时的她已考上北京大学。秀发下的笑脸,甜蜜的脸,让杨烨措手不及,一个急刹,车倒人翻,酒瓶碎了,后面开来的公交车一个紧急刹车,有惊无险中对他厉声责骂。
而这,竟成了他和女友迄今的最后一次见面。“这期间,我曾经写过一封信想寄给她,但没寄出,而是撕了。”杨烨说:“我们那一代人,思想单纯,我选择了农村,她选择了城市,我俩的人生道路就此分岔。”
文章插图
与家人的合影
30岁那年,杨烨经人介绍,娶了新安江畔的徽州姑娘杜丽琴为妻。岳父杜和中毕业于黄埔军校。抗战胜利后曾作为国民政府一方的代表去上海接管高校,后任暨南大学高管,新中国成立后返歙。特殊年代,杜老先生吃尽苦头,杜丽琴不幸得病,但杨烨作为传统的中国男人、上海男人,道义和善良让他不曾有丝毫改变婚姻选择的念想。抗战胜利70周年,杜老先生被国家授予“民族脊梁,抗战老兵”称号。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知青|把精神刻成山石—走进朱家峪
- 林场|上海在黄山的飞地,高峰时期有知青上万人,如今成旅游度假区
- 古镇|上海在黄山的飞地,高峰时期有知青上万人,如今成旅游度假区
- 美乡村|【醉美乡村】外三道沟村:穿越时光长廊 感受知青文化
- 黄河口|东营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巡礼|黄河口知青小镇
- 失踪|女知青雨夜上厕所失踪,两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
- 档案|我国这批珍贵档案,被当废纸卖成4000元,如今花几十亿也买不回来
- 石室|中轴线上兰台之所,了解明清档案存储最佳去处,如今只向团体开放
- 焦师傅|「知青岁月」与狼共舞的岁月
- 红纱灯|青未了|《我的知青故事》系列《红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