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遵阳街:滁州老城的新名片!( 二 )


街区|遵阳街:滁州老城的新名片!
文章插图

走到大东门城楼南侧,与环城路相连的一段古色古香的建筑上,建有四个橘黄色的设施。“这是仿照古代借助水工设施调蓄防洪、戍守防敌一体多用而建的,与下水关修缮合为一体。”马超告诉采访人员。
下水关位于内城河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兼具通行、调水、防御的三重功能。历经数百年沧桑,迄今依然屹立,下水关成了滁州古城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为了让省级文保焕发新姿,坚持“修旧如故”的原则对下水关进行保护性修缮,现有高度、通行条件与历史记载相似,尽最大可能恢复历史上的古桥。
重塑城市记忆 展现时代风貌
沿着内城河一路往东,穿过紫薇北路,就来到了遵阳街东段的历史文化街区。在采访人员的印象中,这里曾经是木匠、铁匠、篾匠等各行各业老手艺的集聚区,除了在此居住的老滁城人之外,南来北往的还有来这边“淘宝”老物件的市民,或许是寻找古城情怀的人。如今,展现在采访人员眼前的是修缮一新的青砖黛瓦马头墙、清水原色的特色民居。
“街区中段主要是再现老街繁华市井的情景,目前还在建设中,西段大多是一层高、破损严重的旧时民居,虽不是文保单位,却反映了当时老滁城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记忆。”马超说,保存比较完好的有胡家大楼、朱家小楼、余家老宅等。
采访人员走进市级文保单位朱家小楼,一栋两层高民国风格的小楼映入眼帘:房屋是硬山屋顶,屋顶铺着小青瓦,墙体以青砖为主,楼梯、屋外装饰是木质结构,楼梯扶手、外立面有精美的雕花。
街区|遵阳街:滁州老城的新名片!
文章插图

据了解,此次遵阳街改造过程中,坚持应保尽保、能保则保,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尽最大可能保留民居,其中现存的80%以上房屋都是原有民居。
“这条宽窄不一的巷子原来的走向就是如此,改造中没有进行变更;还有这面山墙的抹灰是白色的,我们没有改变原貌,只是对破损的砖块和墙面进行修补。”马超表示,民居建筑材料以砖木结构居多,修缮时恢复原有建筑格局,同时为了让该片区民居风格更突出,屋顶统一更换为小青瓦,并砌上马头墙。
从2017年8月进场施工到2020年8月完工,修缮区工程历时三年时间完成。“历史建筑保护性重建比新建建筑难度更大、费用更多、工期更长,特别是市级文保单位,甚至一面墙就要与专家来回多次商讨、调整修缮方案。”马超告诉采访人员,该片区共有23个院落、87间房屋,进场施工不是同时开始,而是逐个逐个片区打开、逐间逐间房子改造、逐个逐个问题商讨、逐个逐个方案敲定。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