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名人 西南联大】2021年6月17日晨,我国翻译界泰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首位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亚洲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与世长辞 。
老先生在他的百岁之年,将联大的故事放进了他的《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一书 。他说,这本书并不是写给谁看的,我只是写下来,或许对人有所帮助 。
这本回忆性散文集记录了许渊冲在西南联大所经历的人和事,向当代的年轻人们展示了联大的精神,展示了国家危难时读书人的血性与风骨,也展示了一代联大人以青春热血铸就时代文化的历史 。它将和许渊冲先生一样,永远地影响这些走在他身后的人 。
文章插图
1921年,许渊冲先生出生在江西南昌,1938年前往西南联大外文系求学,1941年参军,毕业后在联大下设的天祥中学教书,一直到1946年法国留学,许渊冲才算真正离开联大 。
联大8年,许渊冲从江西小镇的青年学子,逐渐成长为展现世界之美的翻译家,千里求学路,艰辛有之,犹疑有之,退缩有之,蜕变有之 。但始终不改的,是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许渊冲在联大求学时正是名家云集的时候 。老先生在书中追忆了陈寅恪、闻一多、冯友兰、吴宓、朱自清、钱锺书、沈从文、卞之琳等大家风采,怀想杨振宁、朱光亚、何兆武那一代联大人的家国理想与激扬青春,于狂狷意趣与民族精神中重现了那个独一无二的年代 。
也正如西南联大,任风雨飘摇,我自巍然耸立 。老先生贯彻的中国文人的精神高度,学为经世,才为济民,不愧为永远的西南联大学子 。
文章插图
西南联大参军校友在大观楼,1944年摄
文章插图
西南联大1940年学生名册(节选)其中包含许渊冲先生的名字
文章插图
许渊冲先生任志愿空军翻译,1942年摄
文章插图
西南联大从军学生题名碑
文章插图
西南联大校友在巴黎欢迎梅贻琦校长 1949年摄
许渊冲曾说:“我的一生都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 。”翻译是他的战场,也是他改变世界的方式,因而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投入,想要在其中追求一种绝对的、艺术的美 。而在生活里,许渊冲却简单乐观,他总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奇迹,“越向前走,越有光明的前途,每个小时都要快快活活 。”他是这样说的,亦按照这样的准则完成了他的一生 。
“我觉得压力根本就不大,有什么压力呢”
老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读书的学校都很不错,小学是在当时当地最好的小学,中学是在省内最好的中学,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 。有人就问许老先生,在联大这么优秀的学校,和那么多优秀的人一起读书,会感觉到压力么?
他笑眯眯地说:“我觉得压力根本就不大,有什么压力呢,清华北大很自由 。你要大家向上,这个不是压力,是催促你向上 。杨振宁好,要赶上这样才好,杨振宁是理科生,物理99,微积分100分了,我怎么学习他呢,后来我俄文100分,法文99,我这样来学他,但是没有压力……”
文章插图
许渊冲在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研究所 1946年摄
说到这里,老先生还提起《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里的一个故事,当时教他们英文的是外文系主任叶公超先生,老先生回忆说:“他对学生很严,但讲词汇的用法,却很精彩 。叶先生考试也很严,分数给得又紧:一小时考五十个词,五个句子,回答五个问题,还要写篇英文短文 。结果杨振宁考第一,才得 80 分;我考第二,只得 79 分;而别的组却有八九十分的……”
“越向前走,越有光明的前途,每个小时都要快快活活 。”
许渊冲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甜食爱好者,读大学的时候担任伙委,负责大家的伙食,就把甜甜的玉米作为素菜放进了菜单,不料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反对,他这才知道南方人把玉米当菜,北方人却当粗粮 。从此,这位伙委南北兼顾,但依旧爱好玉米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上海面积最大的区 上海面积
- 说说你知道的不同人种的世界名人
- 关于同学之间友谊的名人名言
- 温暖的名人名言
- 古人的名人名言50字
- 小狗多大开始打针
- 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自然数是多少 最小的自然数
- 古时候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简短
- 川大机械怎样
- 关于做人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