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害的读音 戕

大家好,我是老李 。每天花几分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
我们继续学习《了凡四训》 。上一节的内容,我们谈到了知耻心和敬畏心 。
知耻,是知道自己从内心里的一种觉悟,知道犯错是羞耻的,是惭愧的,不会像以前一样总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很多理由 。
敬畏,是外在的一种加持,有了敬畏之心,会让我们更好的停止去犯错误,凡事都会更小心,更谨慎,考虑更加周全 。
今天我们学习改过之法的第三个心态:勇猛心 。
原文: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
译文:改正错误,我们需要有勇猛决断的能力 。人之所以很难改成错误,大多都是因为拖延、退缩、害怕的心理造成的 。
我们必须奋然振作,不要迟疑,更加不要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等来等去就不了了之了 。
要把小的过错看成是刺进肉里面的针一样,迅速拔除掉 。
把大的过失,看成被毒蛇咬过一样,要迅速斩除,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
这就是《易经》里面说的一样,像风雷一样的快,是极其有益的 。
因循:拖延、畏手畏脚、和之前没有任何区别、得过且过 。
《论语》:“过,则勿惮改”,“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也都是强调改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这是谈到改正过错的三种正确心态:羞耻心、敬畏心和勇猛心 。
【戕害的读音 戕】接下来了凡先生又具体提出了改过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从表象上、道理上、念头上,三种不同的层面去谈到改成过失 。
原文: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 。
译文:
如果具备了上面讲到的三种心态(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那么就能做到有错必改,就好比春天的冰雪遇到了太阳,哪里还担心不会消除(灾难)呢?
但是,我们的过错,可以从事情表象上来改,也可以从道理上来改,还有从念头上来改;用的功夫不同,效果也会不一样 。
停止作恶,就是开始积德 。做的错事越少,做的正确的事情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


原文: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 。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
译文:
比如以前杀生,今天戒除这个毛病不杀生了;以前喜欢发怒,现在戒除了这个毛病不发怒了;
这就是从事情的表象去做改正 。虽然从表象上去强制执行,难度有百倍之多,并且病根还在 。这个错误消除了,那个错误又起来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医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没去考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头痛,所以今天治好了,过几天又犯了 。
又好比家里很多蟑螂,我们买来很好的蟑螂药,虽然蟑螂杀死了,尸体却不能够全部清除,还是在滋生各种细菌,并且过一段时间药效失效了,蟑螂又来了,并不能根治 。真正会处理的,会知道把家里的卫生搞好,卫生好了,蟑螂自然就离开了 。
这些都是从表象上去处理的实际生活事例,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
这是讲从事情本身上来改,虽然也改正了,也会有效果,但是会很累,难度也很大 。因为我们错误实在太多太多了,一件一件的去改,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


原文: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
译文:
善于改过的人,在从事情表象上改正之前,会先首先搞清楚犯错的根本原因 。
比如讲过错在杀生,我们就需要明白,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的生物都是很爱惜自己的生命的,杀死它们来养活我们自己,怎么能够心安理得呢?
并且动物在被杀的时候,又要经受屠夫的宰割,甚至有些动物还没有完全死去,比如鱼虾之类,就要放到油锅里去烹煮,这种种痛苦,真的一直透到骨髓里啊 。
而供养自己,即使是山珍海味,也只是满足了口和舌的欲望而已,经过胃部的消化之后,就成了一坨渣滓,什么多没有了 。其实蔬菜之类的食物,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我们人的营养所需了,何必一定要杀害动物的生命,还折损我们自己的福报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