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塞罕坝:绿色大坝,红色高地( 二 )


刘军|塞罕坝:绿色大坝,红色高地
文章图片

刘军(右)、王娟夫妇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内瞭望林场 金皓原 摄
艰苦创业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如今 , 塞罕坝第一代创业者们已至暮年 , 他们用理想和信念 , 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绿色丰碑” , 所凝结的“塞罕坝精神” , 也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
1973年到坝上的第二代创业者邓宝珠说 , 选择林业 , 就是选择奉献 , 他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在林场 , 从事林场护林员和施工员工作 。
1980年出生的于士涛是河北保定人 , 大学刚毕业就一头扎进塞罕坝 。 “干林业的都默默无闻 , 因为你做的事情 , 40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 。 ”他说 , 我们将紧握前辈们的接力棒继续奋力前行 。
2008年 , 刘军和妻子王娟来到林场中海拔为1900米的月亮山“望海楼”当瞭望员 。 当年 , “望海楼”不通水电暖 , 大雪封山时半年无人迹 。 每到重要防火期 , 刘军夫妇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辖区方圆20公里林海的火情并汇报 。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棵树” , 是夫妻俩的工作态度 。
创业难 , 守业更难 。 这片绿来之不易 , 守护好这片绿也并非易事 。 一点火星、片刻大意 , 都可能让这片林海毁于一旦 。
塞罕坝林场场长陈智卿介绍 , 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 林场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 , 实现了卫星、无人机、探火雷达、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 , 快速反应 。
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 , 59年来 , 一代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 , 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 , 生动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 以及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使命担当 。
绿色发展 , 续写当代传奇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 ,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 , 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 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 , 防止土壤流失量为513.55万吨;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 , 释放氧气59.84万吨 。
塞罕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 , 使其成为珍贵、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 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 。 塞罕坝也因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 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
走绿色发展之路 , 功在当代 , 利在千秋 , 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 。 塞罕坝之路就是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绿色发展之路 。 如今塞罕坝被誉为“花的世界 , 林的海洋 , 水的源头 , 云的故乡”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